[实用新型]二氧化碳红外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8018.5 | 申请日: | 201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171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红外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检测装置,尤其是二氧化碳红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电化学法、气相色谱法、容量滴定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价格贵,普适性差等问题,且测量精度还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传感器的检测方式,具有安全可靠、 快速直读、 可连续监测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红外CO2传感模块、数字滤波放大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红外CO2传感模块、数字滤波放大模块、主控制模块、显示模块依次连接。当红外CO2传感模块将探测到CO2气体的浓度,通过数字滤波放大模块转换成放大的电信号,经过主控制模块处理后输出,送入显示模块显示CO2浓度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响应时间快、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二氧化碳红外检测装置,包括红外CO2传感模块1、数字滤波放大模块2、主控制模块3、显示模块4,其特征在于:红外CO2传感模块1、数字滤波放大模块2、主控制模块3、显示模块4依次连接。当红外CO2传感模块1将探测到CO2气体的浓度,通过数字滤波放大模块2转换成放大的电信号,经过主控制模块3处理后输出,送入显示模块4显示CO2浓度数据。
在图2中,红外CO2传感模块通电加热后可发出3~10uf的红外线,其中包含了4.26uf处CO2气体的强吸收峰,在气室中CO2吸收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经检测则可显示出CO2对红外线的吸收情况,吸收了红外能量后,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室内压力增大,电容两极间的距离就要改变,电容值随之改变,气体的浓度愈大,电容值改变也就愈大。由于采集到的红外光产生的信号十分微弱,必须通过数字滤波放大模块进行过滤放大,数字滤波放大模块采用AD8552 作为主要的运算放大器,v级信号经过一级放大后输出一个20mv左右的电压值,再经过二级放大输出小于5V的电压信号送入主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采用MC14433和8031单片机构成,MC14433是一种双积分A/D转换芯片,MC14433的转换结果 Q0—Q3接8031单片机的 P1.0~P1.3,选通输出脉冲DS1-DS4接8031的P1.4~P1.7。转换结果标志EOC,一方面接至更新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线DU, 另一方面接至8031的中断输入线 INT1,表明8031单片机既可采用中断方式读入A/D转换的结果,也可以采用查询方式,最后的结果送入显示模块显示具体数值。显示模块利用8031的串行口为显示器接口,应用8031的串行口方式 0的输出方式, 在串行口外接移位寄存器 74LS138 , 构成显示器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80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骑马订设备针钉检测器
- 下一篇:油藏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平衡取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