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片机的冲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7558.1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8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蒋红斌;罗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3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片 冲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片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片机的冲模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制药行业使用的压片机的冲模装置包括上冲杆、下冲杆、中模;上冲杆、中模、下冲杆三者相配合使用;下冲杆设置在中模的下方,上冲杆位于中模的上方,上冲干、下冲杆可以在中模内部上下移动;使用时,下冲杆在中模内部,堵住中模下端出口,物料从中模上端入口进入,之后上冲杆进入中模内部,在上冲杆、下冲杆的共同压力下,将物料压制成型得片剂颗粒。其主要问题是这种冲模装置还包括刮料板和出片挡板,不仅使得冲模结构复杂,也增加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压片机的冲模装置,简化加工工序,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片机的冲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体、上冲干、下冲杆;所述模具体中心设置有固定轴;所述模具体内部设置有至少四个填充腔,且所有填充腔均匀分布在固定轴周围;所述填充腔上端设置有上挡板,下端设置有下挡板;所述上冲杆、下冲杆与填充腔相配套;所述上冲杆设置有上冲头,且位于填充腔的上方;所述下冲杆设置有下冲头,且位于填充腔的下方;所述上冲头的外径与填充腔的内径相等;所述下冲头的外径大于填充腔的内径。
所述上冲干和下冲杆分别固定在与模具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的托盘上。所述上冲杆与气动元件连接。所述下冲杆与模具体下表面贴合。所述上冲杆、下冲杆及填充腔的轴线重合。所述压片机的冲模装置下方为输送带。所述气动元件、下冲杆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压制成型的片剂从该压片机的冲模装置的下方落入输送带,结构更加合理,同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具体的主视图。
图2为压片机的冲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模具体;2、填充腔;3、转轴;4、上冲杆;5、上冲头;6、下冲头;7、下冲杆;8、上挡板;9、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该压片机的冲模装置包括模具体1、上冲干4、下冲杆7;模具体1中心设置有固定轴3;模具体1内部设置有至少四个填充腔2,且所有填充腔2均匀分布在固定轴3周围;填充腔2上端设置有上挡板8,下端设置有下挡板9;上冲杆4、下冲杆7与填充腔2相配套;上冲杆4设置有上冲头5,且位于填充腔2的上方;下冲杆7设置有下冲头6,且位于填充腔2的下方;上冲头5的外径与填充腔2的内径相等;下冲头6的外径大于填充腔2的内径。
上冲干4和下冲杆7分别固定在与模具体1上表面和下表面平行的托盘上。上冲杆4与气动元件连接。下冲杆7与模具体1下表面贴合。上冲杆4、下冲杆7及填充腔2的轴线重合。气动元件、下冲杆7均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压片机的冲模装置下方为输送带。
上挡板8与下挡板9的设置是为了使上冲杆4、下冲杆7更快更准的定位。
使用时,移动下冲杆7至下冲头6的侧面与下挡板9接触;由送料机构从模具体1的填充腔2上方给料,给料量由PLC控制系统控制;给料完毕后,通过启动元件调整上冲杆4,进入填充腔2,并将物料压制成型;之后,移开下冲杆7,压制成型的片剂便落入输送带进入下一个工序。
虽然只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应当指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改进或修饰,这些改进或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百草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7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复合涂层的型材
- 下一篇:一种线路板V-CUT刀具调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