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稳定杆卡箍及汽车稳定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7278.0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7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项京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杆卡箍 汽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稳定杆卡箍,以及采用该稳定杆卡箍的汽车稳定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悬架中的一种辅助弹性元件,它的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的横向侧倾,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是用弹簧钢制成的扭杆弹簧,形状呈“U”形,横置在汽车的前端和后端。杆身的中部,用套筒与车架铰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悬架上。当车身只作垂直运动时,两侧悬架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身侧倾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的弹力成为继续侧倾的阻力,起到横向稳定的作用。
汽车稳定杆一般通过卡箍和车架进行连接,稳定杆卡箍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采用“Ω”形,通过两个紧固件和车架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稳定杆卡箍2包含一个呈倒U型的卡箍连接段20,其两端分别向外弯折90°形成两个紧固端21,每个紧固端21上设有一个螺栓过孔22。在通过稳定杆卡箍2对汽车稳定杆1进行固定时,首先在汽车稳定杆1的与车架(图上未示出)固定处对应的地方套上稳定杆衬套3,然后将稳定杆卡箍2套在稳定杆衬套3上,当两个螺栓过孔22与车架两侧的螺栓孔(图上未示出)一一对应后,在稳定杆卡箍2的两侧均用一个紧固件4将稳定杆卡箍2固定在车架上。
采用稳定杆卡箍2固定汽车稳定杆1,需要采用两个紧固件4,成本较大,同时,紧固件4在车身多次侧倾后,会因扭矩衰减导致松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汽车稳定杆系统的物料成本,同时提高其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稳定杆卡箍,包括卡箍连接段、紧固端及片状卡接端,所述卡箍连接段呈倒U型,其第一端向外弯折90°连接所述紧固端,所述紧固端上设有螺栓过孔,所述稳定杆卡箍用于与套在汽车稳定杆上的稳定杆衬套配合连接,所述卡箍连接段第二端向外弯折,并与所述片状卡接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片状卡接端与所述卡箍连接段弯折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片状卡接端所在平面比所述紧固端所在平面低。
优选地,所述稳定杆卡箍厚度为2mm,所述片状卡接端长8mm。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稳定杆系统,包括汽车稳定杆、车架、稳定杆衬套、稳定杆卡箍及紧固件。所述稳定杆卡箍包括卡箍连接段、紧固端及片状卡接端,所述卡箍连接段呈倒U型,其第一端向外弯折90°,并与所述紧固端连接,其第二端向外弯折,并与所述片状卡接端连接。所述紧固端上设有螺栓过孔,所述卡箍连接段与套在所述汽车稳定杆上的所述稳定杆衬套配合连接,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螺栓过孔及所述车架上设置的螺栓孔,将所述紧固端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所述车架在其与所述片状卡接端对应处设有开口槽,所述片状卡接端通过所述开口槽而插在所述车架下方形成卡接。
优选地,所述片状卡接端与所述卡箍连接段弯折角度为90°。
优选地,所述稳定杆卡箍厚度为2mm,所述片状卡接端长8mm。
优选地,所述开口槽呈矩形,其宽度比所述稳定杆卡箍的厚度大1-2mm,以便于所述片状卡接端卡接在所述车架下方。
优选地,所述片状卡接端所在平面比所述紧固端所在平面低,所述紧固端与所述车架的连接平面与所述片状卡接端所在平面无水平夹角,这样可使所述稳定杆卡箍与所述车架连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稳定杆卡箍由两端均通过紧固件与车架实现连 接,改进为只有一端通过紧固件与车架连接,而另一端采用卡接方式与车架连接,这样,省去了一个紧固件,节省了物料成本,降低了传统汽车稳定杆系统中紧固件因扭矩衰减而导致的松动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汽车稳定杆稳定杆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稳定杆卡箍在安装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稳定杆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稳定杆卡箍安装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为图4所示稳定杆卡箍在安装状态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7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废气涡轮空调装置
- 下一篇:带笔袋的笔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