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6553.7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1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姜文东;马庆丰;周齐齐;吴信丽;杨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0 | 分类号: | B60T7/1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徐伟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叉车 手制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上通用的手制动操纵机构,采用凸轮结构,一旦手制动操纵力调定,无论在坡道上还是在平地上,手制动操纵力都是一样的。由于叉车的手制动是按照基准满载在最大工作坡道上调定的,即使叉车在平地上停放,手制动操纵力也和在坡道上是一样大的,无形中大大地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毕竟叉车在平地上停放比在坡道上停放的概率大很多。另外,随着叉车使用时间的延长,制动蹄片与轮毂的间隙增大,需要进行调整,而往往用户容易忽略,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由于叉车在平地上停放需要的停车制动力矩远小于满载坡道上停放的制动力矩,而驾驶员的手制动操纵力需要和坡道上一样大,为了降低驾驶员制动操作的劳动强度,同时防止误操作松开手制动造成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
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套管3,手柄套管3上部套装有手柄2,手柄套管3内设有拉杆10;拉杆10的上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4,上端连接着解锁按扭1,解锁按扭1的下端与复位弹簧14的上端接触。手柄套管3下部开有轴向贯通的锁扣槽,与锁扣槽对应的手柄套管3下部还连接着夹板状的拉索挂板6;拉索挂板6由两块三角板组成,其内下部通过限位销轴12设有扇形齿板13;扇形齿板13的上端为齿面,与扇形齿板13齿面对应的拉索挂板6内上部通过销轴设有锁扣11,锁扣11为板条状,一端为与扇形齿板13齿面配合的齿扣,另一端伸入手柄套管3的锁扣槽内,且连接着拉杆10的下端;扇形齿板13的下部伸至拉索挂板6外部,扇形齿板13下部的外伸端一侧面连接着开关座9,开关座9上设有微动开关8,与微动开关8对应的拉索挂板6一侧面上设有挡板7;扇形齿板13的外侧边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凸块,每块安装凸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扇形齿板13中部和下部的安装凸块分别向两侧弯曲,使每块安装凸块与扇形齿板13之间呈直角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产品相比较具有以下方面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锁扣和扇形齿板上的每个棘齿位置都能实现互锁,可实现驾驶员在不同路况上停车需要不同的停车操纵力,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操纵机构的自动调整,无需人工调整制动间隙,实现叉车的更安全停车;
3、该手制动操纵机构具有机械自锁和电气通断控制双重保护功能,一方面通过锁扣和扇形齿板的互锁,实现防止误操作松开手制动造成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通过手制动不同状态下挡板对微动开关的作用,实现防止驾驶员在未松开手制动下启动车辆的保护;
4、本实用新型结构工艺简单,工作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方向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平地制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坡道制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用于叉车的手制动操纵机构包括手柄套管3,手柄套管3上部套装有手柄2,手柄套管3内设有拉杆10;拉杆10的上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4,上端连接着解锁按扭1,解锁按扭1的下端与复位弹簧14的上端接触,手柄套管3下部开有轴向贯通的锁扣槽,与锁扣槽对应的手柄套管3下部还连接着夹板状的拉索挂板6;拉索挂板6由两块三角板组成,其内下部通过限位销轴12设有扇形齿板13;扇形齿板13的上端为齿面,与扇形齿板13齿面对应的拉索挂板6内上部通过销轴设有锁扣11,锁扣11为板条状,一端为与扇形齿板13齿面配合的齿扣,另一端伸入手柄套管3的锁扣槽内,且连接着拉杆10的下端;扇形齿板13的下部伸至拉索挂板6外部,扇形齿板13下部的外伸端一侧面连接着开关座9,开关座9上设有微动开关8,与微动开关8对应的拉索挂板6一侧面上设有挡板7;扇形齿板13的外侧边中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安装凸块,每块安装凸块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扇形齿板13中部和下部的安装凸块分别向两侧弯曲,使每块安装凸块与扇形齿板13之间呈直角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6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