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舱室的舱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5957.4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洁;贾樑;薛联;张磊;张春涛;沈华强;黄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1/02 | 分类号: | B63B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周惠来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舱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舱室,尤其涉及一种舱室的舱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船舶及海洋工程产品,由于舱室内外具有一定的温差及湿度,故而一直存在着舱壁结露以及结露水排放的问题,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舱壁结构与甲板400相接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甲板400的上表面设置有敷料500。所述舱壁包括夹在中间的舱壁本体1,所述舱壁本体1朝向舱外的一侧覆盖有绝缘层2′,所述舱壁本体1朝向舱内的一侧设置有衬板3,所述绝缘层2′为多块绝缘块21′互相紧靠排布而成。该绝缘块21′结构如图2中所示,其外表面均采用网格玻璃布进行包覆。再请结合图1中所示,由于排布时各绝缘块21′之间以及绝缘块21′与甲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缝隙,所以湿空气会通过各缝隙透过绝缘层进入钢舱壁,又由于湿空气与舱壁本体1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因而在所述舱壁本体1朝向舱外的一侧的表面会形成结露,结露水将会沿着舱壁本体1的表面往下流。为了能够拦住结露水的流动并进一步将结露水顺利排放出去,所述舱壁本体1底部只有靠近所述衬板3的那半边与所述敷料500相连接,在所述敷料500位于所述舱壁本体1底部的末端加设一拦水扁铁600,同时在甲板400上正对所述绝缘层2′外表面的位置增加开设一流水孔700。
然而,上述的舱壁结构因结露易造成的钢板锈蚀、绝缘过快失效及滴水污染所需的频繁修复更换而造成的费工、费料及麻烦的拆装的技术问题,并且安装在甲板上时为了解决舱壁结露以及结露水排放的问题,还需要加设一些部件以及结构,并且还需要对舱壁进行开孔处理,因而较为浪费材料,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增加了实际施工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舱室的舱壁结构所存在的因结露而造成的钢板锈蚀、绝缘过快失效及滴水污染所需的频繁修复更换而造成的费工、费料及麻烦的拆装的技术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安装时较为浪费材料,施工工艺也较为复杂,增加了实际施工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舱室的舱壁结构,设置在甲板上,包括一舱壁本体以及一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在所述舱壁本体朝向舱外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紧靠排布的多块绝缘块,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舱壁本体的底部与所述甲板相连,至少在各绝缘块互相紧靠的表面以及所述绝缘块与所述舱壁本体相邻的表面包覆有防水玻璃布,所述各绝缘块之间的缝隙也采用防水玻璃布封闭。
所述的舱壁结构,其中,所述甲板的上表面铺设有一层敷料,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舱壁本体的底部与所述敷料相连。
所述的舱壁结构,其中,所述防水玻璃布为铝箔玻璃布。
所述的舱壁结构,其中,所述绝缘块朝向舱室外部的表面包覆网格玻璃布。
所述的舱壁结构,其中,所述舱壁结构还包括一衬板,所述衬板设置在所述舱壁本体朝向舱内的一侧。
所述的舱壁结构,其中,所述绝缘块呈长方体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舱室的舱壁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舱壁内侧的结露问题,不会产生钢板腐蚀,延长了舱室及绝缘的使用寿命,故而也无需对舱壁进行频繁的拆装修复;并且由于湿空气无法进入绝缘层的内侧,隔热效果也不会收到损失;又由于没有结露,故而将舱壁安装在甲板上时,也无需加设拦水扁铁以及引流结露水的流水孔,节省了材料、简化了施工工艺,减少了实际施工的工作量,对船舶及海洋工程有普遍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舱壁结构与甲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舱壁结构上的绝缘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舱壁结构与甲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舱壁结构上的绝缘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舱室的舱壁结构,可设置在甲板400上,所述甲板400的上表面可如图3中所示的铺设有敷料500,也可不铺设敷料。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舱室的舱壁结构包括包括一舱壁本体1以及一绝缘层2,还可以包括一衬板3。
所述舱壁本体1为舱壁上所常用的舱壁本体结构,所述舱壁本体1的底部与所述甲板400相连,当所述甲板400为图3中的结构时,所述舱壁本体1与所述敷料500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5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