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非晶带材用中间包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5266.4 | 申请日: | 2011-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雨;马文升;楚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0 | 分类号: | B22D11/10;B22D11/06;B22D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3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非晶带材用 中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中的非晶带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非晶带材用中间包。
背景技术:
在非晶带材的制带过程中,熔炼炉中的钢液通过导流装置进入中间包,然后通过中间包内的流量控制装置,控制钢水以一定的流量进入喷带包,从而保证喷带包中钢水液位在一定高度,喷带包内的钢水通过喷嘴流出后落在快速旋转的冷却辊上,经急冷后在冷却辊表面形成非晶带材。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高温钢水从导流装置进入中间包时,大量钢水顺着进液口注流直接冲击坩埚底,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坩埚底部出现贯穿的现象,减小了坩埚的使用寿命。钢水中夹杂物较多,会造成喷嘴堵塞,影响喷嘴处钢水流量,影响带材密度或造成带材分叉,影响带材质量。所以,为解决钢水中的夹杂物堵塞喷嘴,影响喷嘴处钢水的流量稳定性的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净化钢液及有效减小注流钢水对坩埚底部冲击的中间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净化钢液及减小注流钢水对坩埚底部冲击的中间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非晶带材用中间包,包括壳体、坩埚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坩埚和加热装置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加热装置环绕在坩埚的外部,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液口,所述进液口的正下方进一步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位于所述坩埚的底部。
所述进液口上进一步设置有漏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塞棒,所述塞棒贯穿壳体并延伸至坩埚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透气塞和壳体出液口,所述坩埚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壳体出液口与所述坩埚上的出液口相连通。
所述加热装置为U型硅碳棒加热器,
所述加热装置可在线快速更换。
所述透气塞为弥散型透气塞,其材质为铬刚玉质。
所述透气塞贯穿于壳体底部与坩埚底部,所述透气塞用于向坩埚内部充入氩气,所述漏斗与所述进液口之间插合连接,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坩埚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主要优点为能使钢液中的夹杂物上浮、能有效减小注流钢水对坩埚底部冲击及硅碳棒加热器可快速更换。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在坩埚底部设有缓冲块,在钢水注入坩埚时,先落到缓冲块上,再从缓冲块上流到坩埚底部,钢水速度得到了极大缓冲,降低了注流钢水对坩埚底部的冲击,有效的保护了坩埚底。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在坩埚底部安装有通氩气用的透气塞,透气塞相对于坩埚底部呈垂直设置,通过透气塞吹入微小的氩气泡,可以在该位置上形成气幕隔墙,既可改变中间包流体的流动特征,气幕又可对夹杂物起隔离作用,阻止夹杂物流到出液口侧。与小气泡碰撞的大小夹杂物,将被气泡带到钢液面上。因此,坩埚底吹氩气有利于钢水中的夹杂物上浮分离,提高中间包的夹杂去除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在壳体与坩埚之间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有效防止坩埚内的钢液快速冷却,并且,加热装置可在线快速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包,在进液口对应的外部壳体上设置有漏斗,漏斗的作用在于接纳来自熔炼炉中的钢水,从而避免因为进液口较小而导致钢水不容易进入中间包的现象,降低了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A-A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B-B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
1、坩埚 2、加热装置 3、壳体
4、出液口 5、塞棒 6、透气塞
7、保温层 8、进液口 9、漏斗
10、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A-A面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B-B面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5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