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3929.9 | 申请日: | 201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9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何浩宇;毕园园;杨浩;吴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科润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30048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污泥 检测 加热 脱水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居住条件、生活要求的提高,我国城市污水排放对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的污染已经达到非常危险的临界点,正所谓“无水不污”。动物、水生物死亡或被迫迁徙、人畜无水可饮的严重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我国水资源紧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城市污水对自然水体的严重污染,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
在水体污染的区域内,污泥是可以被再生处理和利用的。但是,污泥及其再生利用产物所含的重金属可能对人体产生难以恢复的危害,因此,检测污泥中的重金属种类和含量对于避免危害是必不可少的。
污泥含水约48%,如果采用加热烘烤脱水,则需要消耗大量热能,成本过高,同时会产生二恶英和臭气污染环境。而采用机械方法脱水,其操作成本低,不会产生二恶英和臭气,是较理想的选择。
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机械脱水干燥通常是将污泥放置于可旋转的直立转筒内,所述转筒内壁开设多个通孔。当污泥放入该直立转筒后,通过旋转直立转筒而令污泥中的水分自所述通孔中甩出,从而实现污泥的脱水干燥。但是,由于污泥自身重力的作用,在直立转筒旋转过程中污泥会堆积于该直立转筒的底部,造成污泥在直立转筒内的分布不均,此会直接影响污泥的脱水干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包括容置污泥的转筒,所述转筒内壁开设多个排水通孔,还包括一支撑架体,所述转筒横置于支撑架体上,在所述支撑架体的一端设置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与转筒连接并驱动转筒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所述转筒内壁贴附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所述驱动机构为电动机,该电动机的输出转轴连接于转筒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所述支撑架体上设置有防护罩,该防护罩包覆所述转筒。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将容置污泥的转筒由直立设置为横置,使得转筒转动过程中,其内部的污泥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加强污泥的脱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包括容置污泥1的转筒3,所述转筒3内壁开设有多个排水通孔4,以便于转筒旋转过程中,污泥1中所含有的水分可自所述排水通孔4而排出转筒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还包括一支撑架体6,所述转筒3横置于支撑架体6上,在所述支撑架体6的一端设置驱动机构7,该驱动机构7与转筒3连接并驱动转筒3转动。所述驱动机构7可为电动机,该电动机的输出转轴8则连接于转筒3的端部,以令电动机转动时可通过输出转轴8而带动转筒3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在所述转筒3的内壁可贴附设置滤网2,此滤网2的作用在于防止转筒3转动时污泥1自排水通孔4中流失,同时又致不影响污泥1的脱水效果。
鉴于转筒3转动时有水分自排水通孔4中流出,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支撑架体6上设置了防护罩5,该防护罩5包覆住所述转筒3,以避免转筒3上的排水通孔4中甩出的水分四散开来。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污泥检测的非加热脱水干燥机中,将容置污泥的转筒由直立设置为横置,使得转筒转动过程中,其内部的污泥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加强污泥的脱水效果。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科润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科润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39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