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2873.5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业生;付晓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通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原 地区 急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急流槽,尤其是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
背景技术
急流槽是路基路面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纵坡大于10%,水头高差大于1.0米的陡坡地段。由于纵坡陡、水流速度快、冲刷力大,要求急流槽的结构必须稳固耐久,通常应采用浆砌块石或者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砌筑,并具有相应的防护加固措施。急流槽的构造,按照水力计算特点,亦由进口、槽身(主槽)和出口三个部分组成。
近年来在西部高原公路建设中,为了解决急流槽的冲刷问题,在其底部设置了间隔一定距离的挡块,挡块的主要尺寸为长15cm,宽10cm,间隔50cm,交错布置在急流槽的底面。
随着西部公路建设的发展,很多急流槽需要设置在高原地形上,地形对急流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原地形的纵坡较陡,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水量,而传统的急流槽很难适应高原地形上短时间的大量汇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主体部分开始阻水消能,大大减轻了出水口的冲刷压力的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包括进口、槽体和出口,所述槽体的底面为粗糙表面。
所述粗糙表面采用M15浆砌片石结构。
所述进口、槽体和出口的底部设置防滑平台,或者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
所述进口、槽体和出口的底部,每隔2~5米,设耳墙埋入地面以下。为防止基底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急流槽的底面为粗糙底面,底面更加凹凸不平,可以较好的起到减慢流水速度的目的,抵消流水的冲刷力,减轻出水口的压力,从而大大提高急流槽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的槽体底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高原地区的急流槽,包括进口1、槽体2和出口3,所述槽体2的底面为粗糙表面。所述粗糙表面采用M15浆砌片石结构。
所述进口1、槽体2和出口3的底部设置防滑平台4,或者设置凸榫嵌入基底中。
所述进口1、槽体2和出口3的底部,每隔2~5米,设耳墙埋入地面以下,为防止基底滑动。
急流槽的主体部分承受着来自流水的巨大冲刷力,结构必须稳固。粗糙底面的急流槽结构形式与传统的一样,有梯形、拦水坎等,都采用浆砌。不同的是急流槽底采用粗糙面,粗糙面将更好的起到阻水消能的作用,同时粗糙面变化将进一步增大流水的冲刷力,因此为了增加急流槽的稳定,采用较高强度的M15浆砌片石,抵消流水的冲刷力,减轻出水口的压力。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通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通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8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