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2412.8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仁;程懋芳;林瑜;钟祥威;邓历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350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体 桥梁 钢筋混凝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大都采用钢结构制作的,该类球铰结构要由有资质的专业厂家生产,再运输到现场安装,存在价格昂贵,构造复杂,工艺复杂,辅助设备要求高,现场安装困难,运输不便等问题。例如:
一、专利号为CN20042006099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将所负重物转动的球铰,其特征在于:转体球铰结构包括上盘、下盘、球铰上半部、球铰下半部、牵转盘、保险撑脚、定位销和牵转装置。其中:下盘为球铰结构的支承基础,球铰下半部为一钢制凹形向上球缺(锅形),球铰下半部置于下盘顶面,嵌入其中,上盘为承受转体结构的构造物,球铰上半部为一钢制凸形向下球冠,球铰上半部固结于上盘的下底面:凸形向下球冠置于凹形向上球缺内,构成上盘可转动的球铰,在球铰中心及上下盘开孔,使定位销可插入其孔内形成转动中心轴,在球铰上半部的圆周外设置有一圆形的牵转盘,牵转盘上均匀的设置多个保险撑脚,牵转装置固定在下盘上,其扭矩输出端与牵转盘固定连接。该专利技术虽然安全性高、稳定性好、运行可靠等优点,但是其主体结构采用的是钢结构,造价昂贵,安装困难,不利推广使用。
二、专利号为CN201010132455的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利用转盘球铰进行公路、铁路转体桥梁施工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转盘球铰加工;下承台施工及下球铰、环道安装,下承台砼分三个阶段浇注;上承台施工及上球铰、撑脚钢筒安装;当上承台与下承台在转盘球铰的作用下转体到位后,浇注上、下承台之间的后封砼。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现有转体桥梁施工存在工艺复杂、施工不便以及对施工场地要求高等问题,施工安全可靠、实施快速,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部分大型施工机械和人力,从而节约了施工成本。但是该技术同样存在构造复杂,工艺复杂,辅助设备要求高,现场安装困难,运输不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该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的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施工工艺简单,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包括用于支撑转动结构的上转盘和与基础联体的下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下侧设置有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倒锥体结构,所述倒锥体结构的下端中心处同轴设置有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上磨盖,所述下转盘的上侧设置有与上磨盖旋转定位配合的下磨心,所述下磨心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
上述下磨心为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顶面为球冠面,所述上磨盖为与该球冠面配合的凹状体。
上述上转盘的下侧沿倒锥体结构的径向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保险墩,该些保险墩分为内外两排设置。
上述保险墩与下转盘的上侧面之间留有2~6cm的间隙。
位于保险墩下侧的下转盘上表面对应设置有内、外圆弧形砼道,所述内、外圆弧形砼道的平整度为±5mm,所述外圆弧形砼道的两旁侧成对设置有用于驱动球铰结构转动的圆洞,所述圆洞的直径为10~20cm,深度为20~30cm,相邻两圆洞间隔90~110c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钢筋混凝土球铰的造价远远低于钢转体(盘)球铰的造价;比如,对于承重8000吨的转体球铰,厂家生产的钢球铰要160万,现场制作的钢筋混凝土球铰只要16万;
二是通过独创的“中心承重”、“同心等高”等设计构思和施工工艺,优化了部分构造,结构简单,工艺简单,便于安装;
三是制作及安装时,采用普通的千斤顶、量测仪器等辅助设备就可以了,不需要专用的千斤顶和量测仪器;
四是钢筋混凝土球铰可以就地取材,在工地加工制作,不仅造价低廉,而且也免去了球铰结构的运输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转体桥梁钢筋混凝土球铰结构的主视构造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构造示意图。
图3是上转盘的仰视构造示意图。
图4是下转盘的俯视构造示意图。
图中:1—上转盘,2—下转盘,3—倒锥体结构,4—上磨盖,5—下磨心,6—保险墩,6-1—外排保险墩,6-2—内排保险墩,7-1—内圆弧形砼道,7-2—外圆弧形砼道;8—圆洞,9—背墙,10—背索下锚块,11—磨心轴线,12—桩基,13—浇背索下锚块砼的临时基础,14—拱脚铰,15—转体牵引锚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福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24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扫路车的风机接口结构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