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1328.4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平;陈岩;平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电科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66 | 分类号: | H01R4/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2 北京市宣***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电解 离子 接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解离子接地极采用T2铜等纯铜材料制作,内部填充有离子缓释剂,通过电解离子的缓慢释放达到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
这种采用T2铜等纯铜材料制作接地体存在着下述缺点:
1、防盗性能差:传统的电解离子接地极通常为棒状,无特别的防盗措施,加之每根电解离子接地极上部都有维护观测井,易被发现,且T2铜等纯铜材料市场价格较高,制作成接地网后易被盗窃而使接地网遭受破坏,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2、造价昂贵:因传统的电解离子接地极,为保证其使用寿命,大量使用的T2铜等纯铜材料,这些材料价格昂贵,使工程成本大幅度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电解离子接地极易被盗窃、造价昂贵的缺点,提供一种即不影响电解离子接地极使用寿命又具有防盗功能的,造价相对便宜的电解离子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包括离子接地体和防盗卡环组成,其中,所述防盗卡环上有4个可张开成90度的鸭嘴型支架。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防盗卡环设于离子接地体的底部,并且通过4个M6螺钉与所述离子接地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离子接地体采取镀铜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优选的结构是,所述镀铜层的厚度大于0.254mm。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由于设置了所述防盗卡环,由于其可以被挤压进周围土壤或风化岩石中,从而使电解离子接地极难以从埋设孔中取出,因此可起到较好的防盗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更加明确。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的防盗卡环的张开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的防盗卡环的张开状态图。
如图所述,所述防盗型电解离子接地极由一个离子接地体1和防盗卡环2组成,其中,所述防盗卡环2上有4个可张开成90度的鸭嘴型支架。
所述防盗卡环设于离子接地体的底部,并且通过4个M6螺钉与所述离子接地体固定在一起。
其中,当电解离子接地极放入埋设孔中时,防盗卡环上的支架受重力和外力压迫会自动张开,牢固的被挤压进周围土壤或风化岩石中,从而使电解离子接地极难以从埋设孔中取出。
因电解离子接地极下端的埋设深度一般大于3米,安装该装置后,除非使用机械开挖,一般难以靠人力将其取出。
并且,所述离子接地体1采取镀铜钢材料制成。
由于镀铜钢材料的材料成本大大低于T2铜等纯铜材料,可大大降低电解离子接地极的制造成本。并且,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之中,所述镀铜层的厚度大于0.254mm,经过大量使用实例验证,其接地网使用寿命与T2铜等纯铜材料相同。
此外,由于镀铜钢材料被盗后难于销售,可从根本上起到防盗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以后,由于设置了所述防盗卡环,由于其可以被挤压进周围土壤或风化岩石中,从而使电解离子接地极难以从埋设孔中取出,因此可起到较好的防盗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电科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电科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13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