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1319.5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3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方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5/23 | 分类号: | E04B5/23;E04B5/29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006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钢 砼翼板 组合 楼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属于建筑物楼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是钢部件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部件组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兼具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些特性。可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中的楼面梁、桁架、板、柱,屋盖结构中的屋面板、梁、桁架,厂房中的柱及工作平台梁、板以及桥梁,在中国还用于厂房中的吊车梁。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有组合梁、组合板、组合桁架和组合柱四大类。
在目前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中,存在着结构自重较重、空间利用率很低的问题,并且钢材的需用量非常大,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非常复杂。所以现有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安装方便、自重较轻、空间利用率高、用钢量少的一种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包括混凝土楼面板和钢梁,钢梁是由钢腹板和钢底板组合成的倒T型的钢梁,并且钢梁的钢腹板的上部插在混凝土楼面板中,在插在混凝土楼面板中的钢腹板上设有能穿过钢筋的钢筋孔,钢筋穿过钢腹板上的钢筋孔并埋设在混凝土楼面板中而组成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
在上述倒T型的钢梁两端固定有用于与建筑物的框架梁连接的连接锚板,并且钢梁通过安装在连接锚板上的螺栓连接在框架梁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根据现行规范“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结构方法设计基础上,取消了其型钢上翼板而用混凝土翼板取代并等效为受压翼缘,按照塑性中和轴位于钢梁内状态进行截面内力和应力计算,并将节点进行嵌固内置处理,通过钢筋穿过钢腹板上的钢筋孔并埋设在混凝土楼面板中而在钢腹板上形成设置有双向板筋的结构,并且将钢腹板的一侧与钢底板连接组成钢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刚度大、净空高、自重轻、空间利用率高,用钢量较普通钢-砼组合楼面结构减少约15%左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梁与建筑物的框架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混凝土楼面板,2-钢梁,2.1-钢腹板,2.2-钢底板,3-钢筋,4-连接锚板,5-螺栓,6-框架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包括混凝土楼面板1和钢梁2,制作时,将钢梁2由钢腹板2.1和钢底板2.2组合成倒T型的钢梁,并且在钢腹板2.1上制作出能穿过钢筋的钢筋孔,将钢筋3穿过钢腹板2.1上的钢筋孔后,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楼面板1的浇筑,这样即可使钢梁2的钢腹板2.1的上部插在混凝土楼面板1中,并使钢筋3埋设在混凝土楼面板1中而组成T型钢梁-砼翼板组合楼面结构(如图1所示);在将钢梁2与建筑物的框架梁6连接时,可在倒T型的钢梁2两端分别固定一块用于与建筑物的框架梁6连接的连接锚板4,并且将钢梁2通过安装在连接锚板4上的螺栓5连接在框架梁6上(如图2所示),然后再进行常规的混凝土浇筑即成。
本实用新型目前已在某公共建筑14000*14000轴跨的楼面增层改造工程中应用,通过对比分析,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系的设计的梁截面高度为500mm,用钢量仅为48kg/m2,较普通钢-砼组合楼面结构减少约15kg/m2的用钢量,现场挠度监测结果表明,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楼盖的跨中实际挠度小于理论计算值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及施工现场测试楼结果表明T型钢-砼组合梁盖体系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变形较小,承载力、梁端剪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此结构形式通过理论计算以及试验验证安全可靠,实体结构已投入正常使用3年,用户反映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1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平衡型单吸双螺杆泵
- 下一篇:相变驱动流体的输液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