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余热锅炉补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988.0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1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宋松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热 锅炉 补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锅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余热锅炉补气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硫铁矿制酸典型焙烧流程为:焙烧炉-余热锅炉-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余热锅炉通常会设置有氧表,用以测量余热锅炉内氧气的含量,并控制焙烧炉自行调节进行加减矿;但由于焙烧炉内硫矿燃烧已消耗大量氧气,生成SO2,故进入余热锅炉内的空气含氧量极低,通常情况下氧表测得氧气值根本不能支持控制焙烧炉自行调节进行加减矿;并且,硫磺在高温下气化变成气体,称为升华,如果气化的硫未及燃烧就被带走,冷却时就复凝结成固体,形成升华硫。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制酸的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锅炉补气装置,其增加余热锅炉气中含氧量,满足了氧表对焙烧炉自调的需氧量,并通过提升余热锅炉内的含氧量,降低了升华硫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制酸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余热锅炉补气装置,包括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上安装有氧表,所述余热锅炉内蒸发区前端空室处设置有补气管a,所述余热锅炉内高温过热器和第一蒸发室之间设置有补气管b。
所述补气管a和补气管b均设置有阀门,并都与鼓风机相连。
所述补气管a为两个。
所述补气管b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余热锅炉补气装置,鼓风机通过补气管a和补气管b对余热锅炉内补气,并通过阀门控制,保证气体浓控制平稳,增加了余热锅炉气中含氧量,满足了氧表测得氧气值可以支持控制焙烧炉自行调节进行加减矿;同时,补气管b设置在余热锅炉高温过热器和第一蒸发室之间,也补充了余热锅炉二次燃烧所需氧量,降低了升华硫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制酸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余热锅炉补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余热锅炉,2、氧表,3、蒸发区前端空室,4、补气管a,5、高温过热器,6、第一蒸发室,7、补气管b,8、鼓风机,9、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余热锅炉补气装置,包括余热锅炉1,所述余热锅炉1上安装有氧表2,所述余热锅炉1内蒸发区前端空室3处设置有补气管a4,所述余热锅炉1内高温过热器5和第一蒸发室6之间设置有补气管b7。所述补气管a 4和补气管b7均设置有阀门9,并都与鼓风机8相连。所述补气管a4为两个。所述补气管b7为两个。
工作时,鼓风机8通过补气管a4和补气管b7对余热锅炉1内补充空气,并通过阀门9控制补充空气量,使得余热锅炉1内的氧气含量满足了氧表2的工作浓度,通过氧表2调节焙烧炉进行自动加减料,并使得余热锅炉1内含氧量增加,反应充分。
所述余热锅炉补气装置,其增加余热锅炉气中含氧量,满足了氧表对焙烧炉自调的需氧量,并通过提升余热锅炉内的含氧量,降低了升华硫的产生,从而提高了制酸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9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闭式冷却塔
- 下一篇:一种活动炉盖定位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