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紫外成像的10kV绝缘子人工污秽实验室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944.8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伟;苑舜;刘洋;董波;郑薇;李希元;刘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紫外 成像 10 kv 绝缘子 人工 污秽 实验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工雾室技术领域,具体指基于紫外成像的10kV绝缘子人工污秽实验。
背景技术
人工污秽实验室一般是指一个具有能模拟作用电压、污秽度参数的设施及让绝缘子湿润的人工雾室。紫外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揭示光现象与电本质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利于绝缘子闪络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但目前没有技术将二者联系起来,完善绝缘子的人工试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建立可以支持紫外成像观测的绝缘子人工污秽实验室,满足10kV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要求,同时支持紫外成像观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紫外成像的10kV绝缘子人工污秽实验室,包括实验室玻璃箱体连接水源,其特征在于:玻璃箱体连接有喷雾系统,喷雾系统由安装在玻璃箱体外的净化装置、微型水泵、高压水泵,及安装在玻璃箱体内的雾化喷头组成,其中净化装置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微型水泵,微型水泵连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泵连接雾化喷头;玻璃箱体内部安装有泄漏电流测量系统及温湿度控制系统;玻璃箱体的一个侧面安装有紫外观察窗。
紫外观察窗上镶嵌具有高紫外透过率的石英镜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效果为:通过污秽成分、润湿方式等参数的控制,模拟实际线路复合绝缘子的污闪,分析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的影响因素。支持外设紫外成像观测,便于揭示紫外成像特征参数(如光子数等)与传统电晕放电强度量化表征参数(如局部放电量、泄漏电流等)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映射关系,即在紫外成像下揭示光现象与电本质之间的对应关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雾测量及调控系统综合作用机制图;
图3 为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净化装置、2.微型水泵、3.高压水泵、4.紫外观察窗、5.雾化喷头、6.泄漏电流测量系统、 7.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8.玻璃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玻璃箱体8连接有喷雾系统。喷雾系统由安装在玻璃箱体8外的净化装置1、微型水泵2、高压水泵3,及安装在玻璃箱体8内的雾化喷头5组成,其中净化装置1一端连接水源,另一端连接微型水泵2,微型水泵2连接高压水泵3,高压水泵3连接雾化喷头5;首先将去离子水引入净化装置1,经微型水泵2输入至高压水泵3中,在高压水泵3内加热雾化,最后经雾化喷头5喷入人工污秽实验室的玻璃箱体8中。雾的压力和湿度可由微型水泵2精确控制。喷雾测量及调控系统综合作用机制图如图2所示。
玻璃箱体8的一个侧面安装有紫外观察窗4,镶嵌具有高紫外透过率的石英镜片,可以实现紫外成像功能。
为了检测泄漏电流,玻璃箱体8内部安装有泄漏电流测量系统6。在具体实验中,采用了清华大学能源电工实验室自主开发的LCMS110L泄漏电流采集系统。LCMS110L泄漏电流采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现场监测单元为泄漏电流传感器模块,该监测单元具有分段采取电流信号的功能,其内部配备有多段保护装置以确保装置工作的安全性;主站处理单元由信号转接盒和装备有数据采集卡的计算机组成,其具有集中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的功能;整个系统中还安置了过电压保护单元,起到对主站处理单元的过电压保护作用,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图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还在人工污秽实验室内部舍友温湿度控制系统7。在具体操作中,温湿度控制系统由成都航利自动化过程有限公司生产的HL-700EP型高精度温湿度传感器组成,控制精度在1‰℃与1‰%RH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