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10818.2 | 申请日: | 201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7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陈铮;刘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4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合金 砂轮 切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装置,是用来对硬质合金棒材进行切断的一种装置,可用于挤压机上切断棒材制品。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对硬质合金棒材进行切割的工序一般是在挤压机上完成的,在挤压机固定硬质合金棒材,用砂轮切割机对硬质合金棒材进行切割,开始切割时,棒材断面口易产生斜坡面,在完成切断后期,棒材易产生崩缺。崩缺的硬质合金颗粒会造成操作员工的意外伤害,而产生斜坡面、崩缺的棒材也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属于不合格产品,从而降低产品合格率,降低企业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机在切断时容易造成斜坡面、崩缺的产品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装置,该切断装置可以在切断时减少斜坡面、崩缺情况的产生,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减少崩缺的硬质合金颗粒造成操作员工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装置,包括对硬质合金棒材进行夹紧固定的工作台、切割机、切割机上的切割片、固定安装切割片的工作主轴,所述的工作主轴设置与工作主轴同步的红外传感器,为信号源发射端,所述的工作台上设置红外信号接收器,所述的红外信号接收器与可编程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的可编程PLC控制器电连接与切割机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信号接收器设置多个信号输出端口。
进一步,所述的信号输出端口最少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的信号输出端口为可调式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将切割过程分成3个部分,根据其工作特点分别控制切割片的切割速度,减少斜面、崩缺现象的产生,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减少员工受到崩料等意外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对硬质合金棒材砂轮切割装置,包括对硬质合金棒材2进行夹紧固定的工作台4、切割机(图中未画出)、切割机上的切割片7、固定安装切割片7的工作主轴8,所述的工作主轴8上设置与工作主轴8同步的红外传感器6,为信号源发射端,所述的工作台4上设置红外信号接收器3,所述的红外信号接收器3与可编程PLC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的可编程PLC控制器5与切割机电连接。所述的信号接收器3设置多个信号输出端口,所述的信号输出端口最少为四个,所述的信号输出端口为可调式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器3设置4个信号输出端口,分别为a、b、c、d四点,此4个信号输出端口为位置可调式输出端口,将切割机的切割过程分成3个部分,根据其工作特点分别控制切割片的切割速度,第一阶段(起点a-b点):切入深度0-1.5mm,此阶段将砂轮片进给速度调至低速,砂轮片的转速不变;第二阶段(起点b-c点):第一阶段后到快完成的1.5mm处,此阶段为切割主要阶段;此阶段砂轮片的进给速度原则是只要产品和设备可以接受,尽可能快的切割;第三阶段(起点c-d点)为最后0-1.5mm的切割阶段;此阶段见砂轮片进给速度调至更低的速度,砂轮片的转速也可调低,减少崩缺现象的产生。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可减少切割机在切割过程中斜面、崩缺现象的产生,提高产品合格率,同时减少员工受到崩料等意外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英语单词辅助速记装置
- 下一篇:直通式过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