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硬合金复合片的底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814.4 | 申请日: | 201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陈铮;刘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D7/00 | 分类号: | B24D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7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复合 底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超硬合金复合片的底片,属于超硬合金工具技术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所使用的打磨片没有单独使用的情况,均以硬质合金材质的复合片为底片,然后将超硬合金和硬质合金焊接或烧结在一起组成超硬合金复合片,这种超硬合金复合片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以及优良的冲击韧性和可焊接性,广泛用于勘探、采矿、石油和煤炭等行业,但由于超硬合金和硬质合金的耐磨性、密度、刚性均不一样,因此在焊接时,因为温度的变化,易出现因超硬合金的收缩系数和硬质合金底片的收缩系数不一致而导致超硬合金复合片变形,而使超硬合金复合片生产的成品率降低,另一方面,在使用时底片对超硬合金的把持力不够,从而使超硬合金复合片整体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超硬合金复合片因超硬合金和硬质合金底片收缩系数不一致而导致焊接时成品率低,使用时超硬合金复合片变形,使用寿命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超硬合金复合片的底片,提高超硬合金复合片生产的成品率,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的超硬合金复合片的底片,包括底片本体,所述的底片本体的端面包括中部向上凸起的中心部和圆周部,所述的中心部设置从圆心向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的多条条状顶部凹槽,所述的圆周部亦设置从圆心向圆周方向呈放射状的分布的多条条状端部凹槽。
进一步,所述端部凹槽的宽度大于顶部凹槽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端部凹槽的数量大于顶部凹槽的数量。
进一步,所述的底片本体为硬质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片在本体端面中心部和圆周部设置多条放射状的条状凹槽,从而提高底片的刚性,减少复合片在合成时因两种材料收缩系数不同而产生复合片变形的缺陷,从而提高复合片的生产成品率,同时增加了底片本体的端面表面积,从而使底片本体与超硬合金结合面积增加,使结合面对超硬合金的把持力提高,延长复合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超硬合金复合片的底片,包括底片本体1,所述的底片本体1为硬质合金制成,所述的底片本体1的端面包括中部向上凸起的中心部2和圆周部3,所述的中心部2设置从圆心向圆周方向呈放射状分布的多条条状顶部凹槽5,所述的圆周部3亦设置从圆心向圆周方向呈放射状的分布的多条条状端部凹槽4。所述的端部凹槽4的宽度大于顶部凹槽5的宽度。所述端部凹槽4的数量大于顶部凹槽5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大地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轻便式电动改锥
- 下一篇:一种气体超声速凝结与旋流分离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