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照射血疗用血袋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10363.4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傅其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傅其银;张相周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J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射 血疗用血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医用器具领域,涉及一种内照射血疗用血袋。
背景技术
美国学者Knott以实验方法证实波长239~365nm的紫外线对在体外血液照射时,短时间内对细胞无破坏作用,而对金黄葡萄球菌和血溶性链球菌均有强烈杀灭作用。1928年,紫外线照射体外血液的疗法首次应用于临床,当时仅用小剂量血液照射后,便能挽救垂危的败血症患者。经反复多次的临床应用证明,上述疗法是安全、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很好的疗效。
1958年Webnh提出血源性氧化疗法的概念,即在血液受紫外线照射的同时,加入氧气提高细胞的氧含量,紫外线、氧气和氧气受紫外线照射时离解生产的臭氧,不仅有杀灭细菌和病毒的作用,且有增加氧气和臭氧与血液的氧合作用,扩大了适应症和使用范围。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的血瓶(袋)均符合“国食药监械(准)字”,执行标准GB14232.1~2004,其采用医用级PVC塑料制成;所述的PVC塑料为不透紫外线的材料,若进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回输血疗的处理,须将血袋采集好的血液灌注到透紫外线的血袋(瓶)中再处理(因采用外照射的缘故),处理后再灌注到原采血用的血袋中,回输。因此,现有的血源性氧化疗法(即血液照射充氧回输疗法),需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血液入血袋,然后把血袋中采好的血液倒灌入透紫外线的血瓶(袋)中,进行紫外线照射充氧处理,最后将处理好的血液再灌注入血袋,回输给患者。
所述的血源性氧化疗法为非全封闭操作,容易造成污染,且操作过程的环节多,费时费力,不利于临床应用。因此,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实现对血液采取、紫外线照射和充氧后回输全封闭操作的血袋,使血源性氧化疗法进行全封闭操作,减少操作环节,便于临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内照射血疗用血袋;该血袋能实现血液采取、紫外线照射和充氧后回输全封闭操作,减少操作环节,杜绝污染,便于临床应用。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内照射血疗用血袋,其特征在于,由贮血外袋1、采血塑管2、充氧塑管3、血液回输塑管4、排氧塑管5和透紫外线内袋6组成,所述的贮血外袋1上设有采血塑管2、血液回输塑管3、充氧塑管4和排氧塑管5,该贮血外袋1内部设有透紫外线内袋6。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贮血外袋1的外形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其仰面(操作人员的仰视面)通常采用不透紫外线的材料或在透外线材料上面用敷盖不透紫外线的材料制成;方形贮血外袋的边长为10cm~30cm,圆形和多边形贮血外袋的直径为10cm~30c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采血塑管2和回输塑管4位于贮血外袋1两端的相对位置;当处理后的血液回输时,血液的势能位差大,便于重力回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充氧塑管3和排氧塑管5位于贮血外袋1两端的相对位置,使充氧和排氧之间的路程长,使氧气和血液的氧合作用充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紫外线内袋6为长管形,须密合在贮血外袋1内的任意位置,其采用透紫外线的材料制成;该透紫外线内袋6的袋口敞开,紫外线光源可随意插入和拔出,对血液进行内照射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贮血外袋1与透紫外线内袋6间紧密粘合,可防止贮藏的血液外漏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采血塑管2与回输血塑管4的位置相对、以及充氧塑管3与排氧塑管5的位置相对时,上述塑管的功能均可互换。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采血塑管2与采血设备连接,进行血液采集;然后,将充氧塑管3和排氧塑管5分别与充氧、排氧设备连接,进行充、排氧操作,同时,将紫外线光源插入透紫外线内袋6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最后,将回输血塑管4与回输血设备连接,进行回输血操作。
临床试用结果表明,可将外部紫外线光源直接插入到的透紫外线内袋6中,对血液进行照射,省略了现有技术的紫外线外照射式紫外线光源所采用的诸多步骤,实现血液采取、紫外线照射和充氧后回输全封闭操作,减少操作环节,杜绝血液外漏和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内照射血疗用血袋,实现了血液采集、紫外线照射及对血液充氧、排氧和血液回输一次性密闭操作,既可避免对血液的处理需多次转移操作带来的交叉感染,又可降低成本简化手续,减少操作环节,杜绝血液外漏和污染,符合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临床应用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傅其银;张相周,未经傅其银;张相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10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光互补发电集成装置
- 下一篇:可发光花洒升降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