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敏捷训练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9999.7 | 申请日: | 201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郑天爵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3B22/00 | 分类号: | A63B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韩丰年;朱栋梁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敏捷 训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复健机,特别关于一种可训练反应敏捷度及手眼协调度的训练机。
背景技术
因受创或疾病产生的神经伤害或病变,使神经的传导速度降低,通常会使病患的反应敏捷度退化,无法如常人一般具有足够应付日常生活的良好反应敏捷度,由于神经恢复速度较慢,即便是在治疗后,仍需适当的复健,使神经接受刺激以逐渐恢复传导速度。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训练病患的反应敏捷度的方法,通常为让病患从事简单的运动,例如传接球运动等,通过病患以眼睛接收信息并将信息传至大脑,再由大脑传导至手部进行动作,通过训练病患眼手协调的过程,对病患的神经进行适当的刺激,加速神经的恢复,使病患的反应敏捷度逐渐恢复。
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训练病患的反应敏捷度的方法,无法配合病患反应敏捷度逐渐恢复的过程,调整训练强度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无法满足实际复健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用于训练病患的反应敏捷度的方法,无法配合病患反应敏捷度的程度调整训练强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敏捷训练机,其可根据病患恢复的程度,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强度。
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敏捷训练机包括有一机架及一训练装置;
该机架为一架体;
该训练装置具有一机壳、一电路模块、多个拍击钮及一控制模块,该机壳为一中空壳体,该电路模块设置于该机壳内部,该些拍击钮的内部具有发光组件,该些拍击钮分别可按压地设置于该机壳的一侧外壁上,该些拍击钮及其发光组件与该电路模块相互电连接,该控制模块设置于该机壳的一侧外壁上,与该电路模块相互电连接。
优选的,该机架上设置有位于纵向方向的一直立滑轨,该直立滑轨的表面沿长轴方向间隔穿设有多个定位孔;
于该训练装置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结合套管,该结合套管的表面穿设有至少一定位穿孔,该训练装置以结合套管可滑动地套设于该直立滑轨,并以一定位插销贯穿该定位穿孔与该直立滑轨的其中一定位孔,使该训练装置定位于该直立滑轨上。
优选的,该机架的顶端及中段处分别设置有一安装座,该直立滑轨的两端分别与该两个安装座结合固定。
优选的,该安装座为两个间隔的片体,该两个片体分别位于该直立滑轨的两侧,用至少一螺栓贯穿该安装座的两个片体及该直立滑轨,并用一螺帽结合固定。
由于该控制模块可控制该拍击钮的发光组件分别亮起,复健者眼见拍击钮的发光组件亮起后,以手拍击拍击钮,使亮起的发光组件熄灭,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运用,该控制模块可控制该拍击钮的发光组件随机亮起,复健者通过拍击拍击钮,给予复健者的神经适当的刺激,可加速神经的恢复速度,同时使复健者的反应敏捷度逐渐恢复,该控制模块可调整该多个拍击钮的发光组件的闪动速度,提供复健者的神经不同频率的刺激,可根据恢复状况,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强度,加速反应敏捷度的恢复。
由于该训练装置可相对机架调整高度,可提供具有不同身高的复健者调整训练装置至适合的高度,也可运用在乘坐轮椅的病患上,或提供复健者于坐卧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训练装置的平面外观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份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机架 11安装座
12直立滑轨 120定位孔
20训练装置 21机壳
22拍击钮 23控制模块
24结合套管 240定位穿孔
25定位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敏捷训练机,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包括有一机架10及一训练装置20;
该机架10为一直立架体,架体底部可供设置于一平面上;
该训练装置20具有一机壳21、一电路模块、多个拍击钮22及一控制模块23;
该机壳21为一中空的矩形壳体,其设置于该机架10上;
该电路模块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该电路模块设置在机壳21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爱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9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