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管散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9539.4 | 申请日: | 201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4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29/02 | 分类号: | F21V29/02;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钱成岑 |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源的热管散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如LED光源等发热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及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电子及信息处理技术不断进步,如LED半导体光源的技术革新不断超越,但此类元件的发热量也在不断增加。大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发,将直接导致元件内部温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发热元件运行的稳定性、工作效率和寿命。如今散热问题已成为影响此类元件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目前,热管以其高效热传导性能而在散热领域得到广泛而大量的应用。热管金属壳两端封闭,正常状态下内部汽、液共同存在且不断进行制冷循环。热管散热装置即是利用热管中的液体在汽、液两态间转变时温度保持不变而可吸收或者放出大量热的原理工作,一改传统散热器单纯以金属热传导方式散热而效率不高的状况。热管散热装置中,由于利用热管液体循环速度快,使得散热器整体散热效率大幅度提高。
然而,随着现在产品集成度的不断提高,结构上越来越向小型化发展,尤其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端产品,不仅散热要求苛刻同时在结构应力方面要求很高,其传统的单纯金属散热器和通常的热管散热装置已经不能胜用。迫切需要提供一种可有效利用产品内部结构的狭小空间,散热性能优良,安装、操作方便,并且对其它系统模块不会造成较大应力影响的热管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安装方便及有利于减小应力影响的热管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热管散热装置,包括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三散热器及至少一热管,该热管弯折而具有两间隔开且平行相对的第一、第二传热部,第三传热部通过连接部垂直连接在第一、第二传热部之间,热管的第一、第二、第三传热部分别容置于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中,且第一散热器可相对于热管的第一传热部旋转和滑动,第二、第三散热器分别与热管的第二、第三传热部耦合焊接。
进一步,上述第一、第二、第三散热器分别对应包括第一导热基座和第一导热体、第二导热基座和散热组合翅片、第三导热基座,上述热管的第一传热部容置于第一导热基座和第一导热体之间,第二、第三传热部分别与第二、第三导热基座焊接成一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散热器的第一导热基座与第一导热体相对一侧分别设有沟槽,该沟槽对应可形成容置热管第一传热部的通道,热管第一传热部被夹置在通道内且可在通道内转动和滑动;第二散热器的第二导热基座一侧设有与热管第二传热部形状匹配的沟槽,热管第二传热部耦合焊接在该沟槽中;第三散热器的第三导热基座一侧设有与热管第三传热部形状匹配的沟槽,热管第三传热部耦合焊接在该沟槽中。
进一步,所述散热组合翅片是由间隔设置的若干单独散热鳍片组合而成,每相邻的两散热鳍片之间形成供气流通过的气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热管的第二传热部采用压扁处理形成两相对平行的平面。
进一步,所述第二、第三散热器上设有贯穿的固定孔,该固定孔为长形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热基座、第一导热体、第三导热基座设有若干散热鳍片。
进一步,还包括散热风扇,将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对准第二散热器的气流通道一端口并固定连接,该散热风扇可以为涡轮鼓风机或轴流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热管散热装置由一弯折呈“匚”型的热管连接而成,因此可安装在一具有至少三个发热源的模块如LED光学系统模块的三侧,充分利用空间,并同时对至少三个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第一散热器与热管的第一传热部采用活动连接,散热器相对热管可移动,能吸收装配误差,安装方便;第二、第三散热器的固定孔采用长形孔设计,既可以有效吸收热管散热装置本身的加工误差,又可以有效吸收热管散热装置与发热模块的装配误差,有效降低热管散热装置安装对发热模块造成的应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安装在光学系统模块上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中热管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除去连接柱的装配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应用在投影机产品上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应用在投影机产品上的另一个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一较佳实例,请结合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热管散热装置用以安装在一LED光学系统模块上的过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95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