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费类相机用的LED型摄影照明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8637.6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6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林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璧光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F21V19/00;F21V21/1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汕头新星专利事务所 44219 | 代理人: | 林希南 |
地址: | 515829 广东省汕头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费类 相机 led 摄影 照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器材,特别是一种消费类相机用的LED型摄影照明灯。也适用作为消费类相机摄像(即录像)照明用。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消费类相机、如卡片机、便携式相机、广角相机等,其上一般都不设热靴插座,摄影照明一般是利用相机内置的闪光灯,而不是利用外置的闪光灯或照明灯。但是闪光灯的照明光线不够柔和,经常出现明显反光点,所以其摄影效果并不理想。而消费类相机进行摄像时相机内置的闪光灯不起作用,导致摄像效果一般都不理想。目前的LED型摄影灯可以提供较柔和的照明光线,也容易克服明显反光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摄影照明光源,也可为摄像时提供连续的照明。但是LED型摄影灯都是通过其上的热靴插脚与相机上的热靴插座固定连接,所以并不适用于没有热靴插座的消费类相机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LED型摄影照明灯不适用于消费类相机使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消费类相机用的LED型摄影照明灯,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费类相机用的LED型摄影照明灯,包括照明灯体和其上的连接相机部位,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相机部位是一个一端铰接在照明灯体外侧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配合有一个手旋式螺钉,照明灯体外侧设有一个用与手旋式螺钉作螺纹配合的螺孔、使连接臂贴合在照明灯体外侧能由手旋式螺钉进行紧固。
上述技术方案的照明灯体可以由壳体以及安装在其上的带有若干LED灯珠的灯板、电路部分、蓄电电源、电开关等零部件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照明灯体外侧可以设有容纳贴合照明灯体的连接臂的内凹槽,以减少连接臂外露的体积。
上述技术方案的与手旋式螺钉作螺纹配合的螺孔可以是设在所述内凹槽的槽底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连接相机部位是一个一端铰接在照明灯体外侧的连接臂,连接臂上设有滑槽,滑槽上滑动配合有一个手旋式螺钉,所以LED型摄影照明灯便可以通过手旋式螺钉连接固定在消费类相机底面上原用于连接脚架的螺孔上,从而解决了LED型摄影照明灯不适用于没有热靴插座的消费类相机的问题,使消费类相机的摄影、摄像效果更为理想;由于照明灯体外侧设有一个用与手旋式螺钉作螺纹配合的螺孔、使连接臂贴合在照明灯体外侧能由手旋式螺钉进行紧固,所以LED型摄影照明灯不使用时,连接臂可以转动贴合于照明灯体外侧,并由手旋式螺钉与照明灯体外侧的螺孔配合而进行固定,不会明显增加LED型摄影照明灯体积,便于收放和携带,机构上也比较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中的连接臂为打开状态。
图2是图1连接臂为收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照明灯体;2、连接相机部位;3、连接臂;4、滑槽;5、手旋式螺钉;6、螺孔;7、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消费类相机用的LED型摄影照明灯,包括照明灯体1和其上的连接相机部位2,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相机部位2是一个一端铰接在照明灯体1外侧的连接臂3,连接臂3上设有滑槽4,滑槽4上滑动配合有一个手旋式螺钉5,照明灯体1外侧设有一个用与手旋式螺钉5作螺纹配合的螺孔6、使连接臂3贴合在照明灯体1外侧上是由手旋式螺钉5与螺孔6配合而进行紧固。
另外,照明灯体1外侧设有容纳贴合照明灯体1的连接臂3的内凹槽7;螺孔6是设在内凹槽7的槽底上。
使用上,当LED型摄影照明灯处于图1状态,连接臂3处于打开状态,一个消费类相机可以放在LED型摄影照明灯一侧的连接臂3上方,由手旋式螺钉5的螺杆旋进消费类相机底面上原用于连接脚架的螺孔,这样LED型摄影照明灯便可与消费类相机连接固定在一起;消费类相机底面上原用于连接脚架的螺孔位置不同时,可以通过在滑槽4上滑动手旋式螺钉5,调整连接固定位置;当LED型摄影照明灯不使用时,连接臂3可以往上转动,贴合进照明灯体1外侧的内凹槽7上,再通过手旋式螺钉5的螺杆旋进内凹槽7槽底的螺孔6,这样连接臂3就固定在照明灯体1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璧光,未经林璧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8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作业车智能控制器
- 下一篇:机动车环保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