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冲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7596.9 | 申请日: | 2011-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39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林高石;宋卫强;刘艾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宏金属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银触点生产过程中采用一模二冲的方法,当银层厚度超出整个厚度50%或整个头部料过多时,使用以前的方法一冲成型不稳定,生产的产品就会银层分布不稳定和产品偏心,产生次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弥补现有技术缺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一冲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冲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外壳、模芯和后套,所述模芯中间开有冲模孔形成模腔,所述模芯插入外壳中,并用销与外壳固定,所述模芯前端突出于外壳,所述后套固定于外壳的尾端;包括冲棒,所述冲棒插入模芯的冲模孔,所述冲棒前端露出于模芯,冲棒后端连接有丁字套,在所述丁字套与后套之间由小弹簧连接,在所述小弹簧上还套有大弹簧,所述大弹簧前端抵住模芯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后套为丁字型,后套前端为中空的圆柱形,后套后端为一圆盘。
进一步的,所述小弹簧后端插入后套中空的圆柱中并抵住后端的圆盘;所述大弹簧后端绕在后套的圆柱上并抵住后端的圆盘。
进一步的,所述丁字套由前端的圆盘和后端的实心圆柱组成,所述小弹簧前端绕在所述实心圆柱上并抵住丁字套前端的圆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冲棒将材料送入机器主模内,当材料到主模后抵住冲棒后退,材料随之进入一冲模芯的模腔;材料进入模腔后,整个一冲模具随机器主滑块向主模靠近,当机器主滑块前进到最前点后主滑块向后退,同时一冲模芯和冲棒在两个大小弹簧的作用下将吞入一冲模芯的材料慢慢挤出; 随着机器主滑块的后退,先吐出的材料在一冲模腔内先变型,一直到全部材料吐出在一冲模腔内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冲模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由此一冲模具冲出的产品银层分布稳定,而且产品不易偏心,有效提高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一冲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利用本实用新型一冲模冲出的产品的一冲头型。
其中:1、外壳,2、模芯,3、冲棒,4、丁字套,5、大弹簧,6、小弹簧,7、后套,8、销,9、产品的一冲头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一冲模具,包括中空的外壳1、模芯2和后套7,所述模芯2中间开有冲模孔形成模腔,所述模芯2插入外壳1中,并用销8与外壳1固定,所述模芯2前端突出于外壳1,所述后套7固定于外壳1的尾端;包括冲棒3,所述冲棒3插入模芯2的冲模孔,所述冲棒3前端露出于模芯2,冲棒3后端连接有丁字套4,在所述丁字套4与后套7之间由小弹簧6连接,在所述小弹簧6上还套有大弹簧5,所述大弹簧5前端抵住模芯2后端。
所述后套7为丁字型,后套7前端为中空的圆柱形,后套7后端为一圆盘。所述小弹簧6后端插入后套7中空的圆柱中并抵住后端的圆盘;所述大弹簧5后端绕在后套7的圆柱上并抵住后端的圆盘。所述丁字套4由前端的圆盘和后端的实心圆柱组成,所述小弹簧6前端绕在所述实心圆柱上并抵住丁字套4前端的圆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宏金属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建宏金属材料(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75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钼丝拉直拉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烘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