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存储互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6702.1 | 申请日: | 2011-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4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刘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存储互备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数据存储技术领域,现有的主流存储设备类型有:
直连式存储(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设备与主机一对一相连,这种直连式存储在当前网络状态下已经不适应需要。
网络附加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NAS存储作用类似于一个专用的文件服务器,它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
存储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允许存储设备和处理器或服务器之间建立直接的高速网络(与LAN相比)连接,通过这种连接实现只受光纤线路长度限制的集中式存储。SAN可以被看作是存储总线概念的一个扩展,它使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中类似的单元,实现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的互连。这些单元包括: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和网关。
内容寻址存储(CAS,Content Addressed Storage),CAS存储没有分区、没有目录,用户不需要记住文件路径,只需要把数据交给CAS,CAS给用户一个数字指纹,靠一串数字和字母组合的数字指纹来识别用户存储的数据。当用户需要找这个数据的时候,提交数字指纹来获取数据。
为了提高存储能力,通常同时使用多个存储设备,而当某个存储设备出现故障,如没有互备机制,将导致应用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互备非常重要。以上这几类存储设备都能提供热备或互备方案,但都存在以下严重不足:
一是在多个存储设备间切换需要时间。当一台存储设备因故障需要切换到备用存储设备时,一般需要耗时1分钟左右。对于业务密集的应用系统来说,切换时间过长。
二是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之间难以做到热备。各个存储厂商提供的热备方案,需要在同类存储设备之间才可实现,而且由于各方面因素,也只支持自身的产品。比如NAS存储与CAS存储由于机制上差异较大,目前还没有厂商有能力提供这两者的热备方案。甚至于,即使同 为CAS存储设备,不同厂商的CAS存储设备之间也无法做到互备。
三是多个存储设备间负载不均衡,网络延时与网络拥堵严重。
现有存储设备的这些不足,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对数据存储日益严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如上问题,提供一种多存储互备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多存储互备装置,具有一台或者多台PC机,应用服务器,一端连接该PC机、另一端通过通讯网络连接该应用服务器的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数据库服务器,连接该应用服务器,存储该应用服务器的业务数据;
多台存储设备,存储该应用服务器的大型文件;
互备服务器,一端连接该应用服务器,另一端连接该多台存储设备。
如上的多存储互备装置,其中,该多台存储设备为同种类型。
如上的多存储互备装置,其中,该多台存储设备为不同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高兼容性,支持各种类型的存储设备、各种类型的操作系统。
2.高可靠性,故障时无缝切换存储设备,用户毫无察觉。
3.高智能化,存储故障自动处理。
4.高使用率,多存储设备间负载均衡。
5.高数据安全性,多个存储设备间双机互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存储互备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互备服务器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存储互备装置的组成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包括:
PC机1,PC机1可以为一台或者多台,图1示出了1A、1B、1C三台。PC机1上安装有业务终端,用户可通过终端进行业务请求。
应用服务器2,负责接收并处理客户端业务请求。应用服务器2在运行时,除了有业务 数据需要存储之外,还有大量的大型文件需要存储,例如影像文件、音频文件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7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汇流条自动焊接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