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维全景相机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6655.0 | 申请日: | 2011-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沈达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G03B37/02;F16M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11264 | 代理人: | 孙东风;王锋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全景 相机 托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相机托架,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进行360°全景摄影摄像的相机托架。
背景技术
360°全景摄影摄像不但有360°的视角,更可以用真实的照片带来三维立体的感觉,让观察者能够沉浸其中,这是一般图片和三维建模都无法达到,因此能够被广泛应用于景点、广告、网站、建筑、产品及刑侦等多个领域。为制作360°全景展示,业界目前一般需采用专用的数码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全景云台和三脚架。其中,习用的全景云台大多由纵向旋转台和横向旋转台组成,但其通常操控不便,调节精度差,因此藉由该等全景平台拍摄或摄录的360°全景三维影像一般失真度较大。这种相机云台多为手动,每拍摄一层照片需要手动调节拍摄的角度,操作很不变,而且很难控制旋转的精度和拍摄的时间,操作需要人为控制,这会影响软件处理照片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操控方便,调节精度高的三维全景光学托架。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全景光学托架,包括固定连接的一竖直调节机构以及一水平调节机构,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可绕一竖直转轴于水平方向上旋转,并包含有一可带动竖直调节机构沿水平方向往返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竖直调节机构包括一水平转轴,该水平转轴一端与光学设备安装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一锁紧手轮连接,且在锁紧手轮与水平转轴呈锁紧状态时,该水平转轴还经另一传动机构与驱动装置连接,而在锁紧手轮与水平转轴呈解锁状态时,该水平转轴与该另一传动机构解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传动机构包括与水平转轴配合的一斜齿轮或蜗轮,该斜齿轮或蜗轮经一蜗杆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平转轴另一端上还紧密套接一预紧螺母,该预紧螺母设于水平转轴和锁紧手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手轮与水平转轴同轴设置。
所述水平调节机构包括一可沿水平方向往返运动的托架以及一基座,所述基座固定套接在一竖直转轴上,并可绕该竖直转轴于水平方向上旋转,所述托架下端设有水平齿条,该水平齿条与设置在所述基座中的齿轮配合。
优选的,所述基座中还设有一偏心套,所述齿轮设于该偏心套中。
所述竖直转轴上固定套接一斜齿轮,该斜齿轮经一蜗杆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驱动控制电路系统。
在摄录360°全景场景过程中,通常需要同步或依次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调节摄录装置的取像角度,其后将在各取像角度所摄录的场景进行拼接,最终形成三维全景图像或影像。
一般来讲,在进行摄录之前,需要调整摄录设备镜头相对摄录设备托架竖直轴中心点和水平轴中心线的位置,以保障后续摄录装置的水平和/或竖直取像角度精确调整。
若采用传统的全景云台作为摄录设备托架,则需先松开其竖直调节机构分的锁紧手轮,再以手动方式调节至摄录设备镜头中心线与水平轴中心线垂直,而后在旋进锁紧手轮,使水平转轴经传动机构与驱动设备连接,但其中的锁紧手轮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松动,导致水平转轴与传动机构之间不能正常配合,而会出现打滑等故障;
又及,该等驱动机构通常由常规齿轮传动机构组成,而马达等驱动装置本身的齿轮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有间隙,这样会减弱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手感。
此外,传统全景云台中,为调节至摄录设备镜头与竖直轴基本同轴设置,通常是采用手动调节方式推拉全景云台中的水平托架部分,这样的调节精度难以控制,且效率低下。
本实用新型的水平调节机构分针对不同的相机跟据所选镜头大小的不同可以通过托架本身的齿轮与齿条机构来调节相机镜头相对托架水平轴的中心点,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间隙采用偏心机构进行调整。
而托架的竖直调节机构分采用斜齿轮及蜗杆的传动方式工作,用这种方式工作的方式可以消除马达本身齿轮之间的间隙,这样会提高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手感。同时,在水平转轴上先设有预紧力,然后再用手轮锁紧,这样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机构出现打滑现象,并保护相机不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三维全景相机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组件及其附图标记分别为:
水平调节机构A、竖直调节机构B、基座101、托架102、AZ斜齿轮103、AZ蜗杆104、水平齿条105、齿轮106、偏心套107、竖直转轴201、水平转轴202、预紧螺母301、ALT斜齿轮302、ALT蜗杆303、锁紧手轮304、马达驱动板4、干电池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信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6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