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5411.0 | 申请日: | 2011-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民;闫业臣;赵仁东;李强;王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强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千斤顶 试压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的测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
背景技术
我公司采煤是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综采工作面采煤应用,一次采全高,破煤、装煤、运煤、移架几个主要生产工序,全部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支护方式采用液压支架支护顶板,而综采支架各个动作是千斤顶去完成的,所以千斤顶是综采支架的重要组成部件,也是使用频繁,容易埙坏,更换最多的部件。
综采支架上的千斤顶规格种类很多,重量从几十斤到上千斤的都有,由于千斤顶使用频繁,容易埙坏,经常外委维修,而目前修复拉来的千斤顶,只从外观上无法检测辨别修复完好情况,经常有不是修复完好的千斤顶流入到下井使用。在工作面,有时更换一棵上千斤的千斤顶,从拆卸到更换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很大力气,更换完毕通液试压有时是棵坏顶,这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即白白浪费了时间,又耽误了工作效率,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准确的检测液压千斤顶参数的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包括第一操纵阀、第二操纵阀、空心板体支架、横向钢体、支撑钢体,其特征是:两个空心板体支架之间通过横向钢体固定连接,横向钢体有四个、分为上面平行的一组和下面平行的一组,横向钢体上面平行的一组与下面平行的一组之间有间隙,在横向钢体中间的外侧安装有相对称的支撑钢体,第一操纵阀、第二操纵阀、第一耐震压力表、第二耐震压力表安装在空心板体支架上,第一双向锁、第二双向锁安装在横向钢体上,活动板安装在两组横向钢体之间的空隙上,两侧的空心板体支架上分别安装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位置与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应;液压系统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一操纵阀、第一双向锁、第一耐震压力表、第一千斤顶,液压系统另一个分支依次连接第二操纵阀、第二双向锁、第二耐震压力表、第二千斤顶。
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组横向钢体之间的空隙上安装托板,托板为凹字形,托板里面凹的部分为圆弧形并与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的弧形相对应;托板的位置与活动板在水平方向上相一致。
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的两端都有与千斤顶相对应的圆筒,活动板为可移动的,活动板的板体外侧突出的部分安装在上下两组横向钢体的间隙上;空心板体支架上面设有放置固定销的位置;第一连接座上有孔与第一千斤顶、第二千斤顶头端孔相对应。
根据所述的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千斤顶的尾端突出相对称的柱体,与第二千斤顶尾端的柱体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座侧面设置有L形的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本多功能千斤顶试压机使用以后,修复拉来的各种型号规格千斤顶在下井使用以前都能检测出修复完好情况,不单单从外观上,还能从它的密封性能是不是达到一定压力,接头焊接上是不是焊接牢固有没有砂眼,油缸推拉上能不能达到拉力效果,都能对千斤顶进行全方位的测试,即节省了上下井运输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提高了生产效率,确保了综机设备完好率,从而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在经济上能把修复不合格的千斤顶送回二次维修,即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人力和物力的不必要的浪费,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井下现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
图6为图3的C-C剖视图。
图7为图3的D-D剖视图。
图8为第一千斤顶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千斤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图。
附图中:1、第一操纵阀;2、第二操纵阀;3、第一双向锁;4、第二双向锁;5、第一耐震压力表;6、第二耐震压力表;7、固定销;8、活动板;9、托板;10、空心板体支架;11、横向钢体;12、支撑钢体;13、第一连接座;14、第二连接座;15、第一千斤顶;16、第二千斤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强,未经李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54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泥浆含水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板与管箱支撑杆的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