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内的上层卧铺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1701.8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4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金勇;华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林飞 |
地址: | 23002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卡车 驾驶 室内 上层 卧铺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卡车汽车部件领域,涉及高顶重型卡车双卧铺车型的上层卧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重卡双卧铺上层卧铺为等宽状态的卧铺,因上层卧铺位于驾驶员头顶的上方,其宽度又比较大造成驾驶员头部上方的空间较小,给驾乘人员形成压抑感。由于卧铺的遮挡高靠背座椅无法实现向后倾斜,不能有效地发挥座椅的调节作用。根据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人体休息空间所需要的面积远小于现有的卧铺空间。对于本来空间就有限的车身内部空间应让其发挥最大化的优势。普通的卧铺占用面积较大,造成空间及材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人体宽度不同,能够较好改善驾驶室内部空间的上层卧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内的上层卧铺总成,由左连接支架2、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上层卧铺面板 4和右连接支架5组成;所述上层卧铺面板4由海绵发泡4.2和套在外层的面料包覆4.1组成;所述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 为方钢焊接成的外框架和一侧边圆钢折弯护栏3.1组成;左连接支架2和右连接支架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两端上;上层卧铺面板4放入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内组成卧铺总成,卧铺总成通过左连接支架2和右连接支架5两侧的孔位用螺栓固定于驾驶室的左侧内围总成1和右侧内围总成6上,改进在于:所述上层卧铺总成的两端不等宽,以卧铺总成长度方向的中部为分界,一侧的卧铺宽度为600mm,另一侧的卧铺宽度为5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实现重卡驾驶室的上层卧铺的可居住性,保证卧铺可居住性,可以在满足人体休息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卧铺所占用的驾驶室内部空间,通过卧铺缩窄的部分实现了高靠背座椅的靠背向后方翻转。通过两端的左右连接支架的包覆,扩大了上层卧铺的可使用面积。通过折弯的护栏保证人体及卧铺上必须的被褥等物品,不会滑落到卧铺下方。综上所述该不等宽卧铺实现了驾驶室空间最大化的上层卧铺的居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重型卡车驾驶室内的上层卧铺总成,改进在于:所述上层卧铺总成的两端不等宽,以卧铺总成长度方向的中部为中心,一侧的卧铺宽度为600mm,另一侧的卧铺宽度为500mm。该卧铺总成由左连接支架2、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上层卧铺面板 4和右连接支架5组成;所述上层卧铺面板4由海绵发泡4.2和套在外层的面料包覆4.1组成;所述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 为方钢焊接成的外框架和一侧边圆钢折弯护栏3.1组成;左连接支架2和右连接支架5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两端上;上层卧铺面板4放入上层卧铺骨架总成3内组成卧铺总成,卧铺总成通过左连接支架2和右连接支架5两侧的孔位用螺栓固定于驾驶室的左侧内围总成1和右侧内围总成6上。
本结构的关键点在于卧铺骨架及卧铺铺面根据人体上下不同的宽度,设计了两端不同宽度,窄的一侧在驾驶员座位一侧,能够较好的分配驾驶室内部有限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1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大灯自动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凸轮无间隙调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