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1452.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9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党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C23C14/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连续 真空镀膜 机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良的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
背景技术
现有之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的结构主要包括有框体和悬挂于框体上的基片,使用时该台车被送入到真空腔体中,并利用溅射靶对基片外表面进行溅射,并于基片的外表面上形成一层镀膜结构。
然而,现有之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其基片周侧与框体之间存在空档,在溅射过程中,射源会穿越该空档并在基片的背面形成绕镀层,导致部分产品无法生产,从而为企业生产添加了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良的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在溅射过程中容易出现绕镀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的连续式真空镀膜机台车,包括有台车框体,该台车框体上形成有至少一窗口,该窗口的侧面上固定有基片,该基片的四周侧缘抵触并覆盖住窗口的四周侧缘。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台车框体由多根中空方形柱体构成,该中空方形柱体的宽度为12mm。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窗口的两侧面均安装有一前述基片,每一窗口与对应的两基片之间形成一盒状空间,该中空方形柱体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连通于外界与中空方形柱体内部之间,并且该中空方形柱体的侧面开设有连通盒状空间和中空方形柱体之间的通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每一窗口的两侧面均安装有一前述基片,每一窗口与对应的两基片之间形成一盒状空间,该中空方形柱体的侧边开设有沟槽,该沟槽串通盒状空间和外界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基片的四周侧缘抵触并覆盖住窗口的四周侧缘,以使得基片的周侧与框体之间不存在有空档,可完全杜绝在溅射过程中出现绕镀现象,基片的背面不会形成有绕镀层,保证镀膜产品生产的顺利进行,为企业生产带来便利性。
二、通过配合利用通孔和通槽使盒状空间与外界之间连通,或者利用沟槽串通盒状空间和外界之间,以此使得盒状空间与外界之间的气压平衡,当台车进出真空腔体,设备抽真空和破真空过程中,盒状空间不会与外界形成气压差,不会造成产品翘曲,并杜绝两基片发生接触现象,从而保证镀膜产品的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A位置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B位置处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台车框体 11、中空方形柱体
101、窗口 102、通孔
103、通槽 104、沟槽
20、基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台车框体10和基片20。
其中,该台车框体10由多根中空方形柱体11构成,该中空方形柱体11的宽度为12mm;该台车框体10上形成有至少一窗口101,该基片20固定于窗口101的侧面上,该基片20的四周侧缘抵触并覆盖住窗口101的四周侧缘,以此使得基片20与框体10之间无镂空,避免在镀膜过程中出现绕镀现象;在本实施例中,该每一窗口101的两侧面均安装有一前述基片20,每一窗口101与对应的两基片20之间均形成有一盒状空间(图中未示),该盒状空间为封闭的空间,该中空方形柱体11上设置有通孔102,该通孔102连通于中空方形柱体11内部和外界之间,并且,该中空方形柱体11的侧面上设置有连通中空方形柱体11内部和盒状空间的通槽103(如图3所示),以此使得盒状空间与外界空间气压平衡,避免台车进出真空腔体时形成气压差使两基片20向内翘曲导致接触;另外,如图2所示,为了平衡各盒状空间之间的气压,可于中空方形柱体11的侧边开设有沟槽104,该沟槽104串通盒状空间和外界之间,同样可达到平衡盒状空间与外界之间气压的目的。
使用时,将台车送入真空腔体中,利用溅射靶对基片20进行溅射,以此于基片20的外表面形成镀膜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宸阳光电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1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相沉积用多层制品支架
- 下一篇:试验焦炉炭化室压力调节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