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1500V无弯矩防污型单线分段绝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0924.2 | 申请日: | 2011-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430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建科 |
| 主分类号: | B60M1/18 | 分类号: | B60M1/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1500 弯矩 防污 单线 分段 绝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铁直流1500V电压柔性悬挂接触网系统中使用的一种设备,特别是一种无弯矩防污型单线分段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在地铁柔性悬挂接触网系统上使用的分段绝缘器,中间采用两根聚四氟乙烯外套的光棒绝缘元件,涂有润滑油的受电弓碳滑板通过时与绝缘元件底部接触,绝缘元件受到污染,由于长期磨损,聚四氟乙烯外套容易磨穿,雨水进入,造成分段绝缘器击穿烧毁。另外该型分段绝缘器受力时,接触线受力轴线与绝缘元件中心线不在同一条轴线上,在受拉力状态下,产生弯矩,分段绝缘器的绝缘元件中部向下弯曲,形成硬点,造成打弓、磨损等现象。同时,这种分段绝缘器的空气绝缘间隙较小,也不符合电性能的要求。受电弓运动姿态未被限制,安装在曲线区段容易发生钻弓、打弓现象。
鉴于此种分段绝缘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提供一种直流1500V无弯矩防污型单线分段绝缘装置,它能克服上述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直流1500V无弯矩防污型单线分段绝缘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接头线夹、接头线夹连接板、连接板、短滑板、长滑、A、B引弧棒、框架、绝缘滑板、硅橡胶绝缘子、紧固标准件、框架本体、短连接角钢、长连接角钢、短垫板、长垫板、单耳螺杆、悬吊角钢以及紧固件连接构成,接头线夹夹持接触导线,接头线夹连接板将接头线夹与连接板通过紧固件连接起来,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框架上的单耳螺杆连接起来;整个框架为拼接组装件,框架本体上加工有螺纹,通过紧固件将长、短垫板,长、短连接角钢,以及单耳螺杆组装成一整体;框架上通过紧固件连有长滑板、短滑板,长、短滑板构成导流滑板,长、短滑板上焊有A、B引弧棒构成消弧角隙;连接板底部为大半径圆弧过渡,中部硅橡胶绝缘子两端压接金具其端头加工有螺纹,与框架本体连接起来,硅橡胶绝缘子上连接绝缘滑板封闭导流滑板的四个开口,导流滑板的两端呈大圆弧状向上弯曲。
所述的接头线夹夹持接触线,接头线夹连接板将接头线夹与连接板连接起来,连接板与框架本体上的单耳通过紧固件连接起来,框架两侧连接长滑板、短滑板,长滑板与短滑板端头焊有A、B引弧棒,中部为两根硅橡胶绝缘子8并列排列;硅橡胶绝缘子8压接的两端金具穿过框架被紧固件固定连接,硅橡胶绝缘子上固定有绝缘滑板;该结构分段绝缘器为开口式分段绝缘器,连接在框架上的长滑板、短滑板构成导流滑道,导流滑道上焊接的A、B引弧棒形成消弧角隙,中部硅橡胶绝缘子上固定的绝缘滑板封闭导流滑道的四个开口所形成的空气绝缘间隙。
所述的空气绝缘间隙为165mm。
所述的硅橡胶绝缘子轴线与连接板上的8根螺栓所形成的轴线重合且与接触导线的沟槽重合。
所述的接头线夹连接板和连接板的下部圆弧逐渐过渡到导流滑道,其坡度为3%,导流滑道底部与硅橡胶绝缘子底部有高差。
所述的导流滑道的两端呈大圆弧状向上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结构分段绝缘器在承受导线拉力的情况下,不产生弯矩,硅橡胶绝缘子不接触受电弓,不被受电弓滑板污染,在动态接触压力下,受电弓可双向平滑通过,绝缘滑板限制受电弓运动姿态,避免了打弓、钻弓、刮弓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是分段绝缘器实施例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2 是分段绝缘器实施例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3是分段绝缘器框架实施例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4是分段绝缘器框架实施例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5是分段绝缘器框架实施例装置结构右视图;
图中:1、接头线夹;2、接头线夹连接板;3、连接板;4-1、短滑板、4-2长滑板;5、A、B引弧棒;6、框架;7、绝缘滑板;8、硅橡胶绝缘子;10、框架本体;11、短连接角钢;12、长连接角钢;13、短垫板;14、长垫板;15单耳螺杆;16、悬吊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建科,未经周建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0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