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视机旋转底托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0713.9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09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64 | 分类号: | H04N5/6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机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视机旋转底托。
背景技术
现今在电视机市场,电视机的旋转功能已成为主流功能之一。采用产生摩擦力的方式来控制旋转角度的方法基本相同。基本为通过自带润滑功能的塑料件(例如POM)与铁件的挤压接触产生摩擦力;通过外力作用在铁件,根据外力大小挤压塑料件时,改变摩擦力;通过铁件的开口限位来对旋转角度进行控制。目前常见的电视机旋转底托结构是:旋转底托旋转部分大致包括支撑整机塑料件的颈部旋转件,装饰塑料件,底托支撑部分的固定盘,润滑塑料件的旋转环,控制旋转角度和摩擦力大小的铁件旋转底盘。上述部件沿同轴方向套在一起,颈部旋转件的三个凸起柱最终插入旋转底盘部件的相应孔内,给予定位。在旋转底盘部件其余孔内打入螺钉连接至颈部旋转件成为一整体。颈部旋转件受外力旋转时,旋转底盘继而转动,通过与装饰塑料件和旋转环的摩擦,实现整个底托的平滑稳定转动。通过螺钉的旋入力矩的大小调整各部件相互挤压程度,从而实现调整整个底托的转动力矩大小。旋转角度是通过旋转底盘紫色开口处与固定盘突起部分的相互配合,进行限位。其缺点是:由于控制力矩大小的螺钉直接装配在颈部旋转件中,有可能因温度或人为操作的原因,令颈部旋转件从底部螺钉孔处开裂,影响强度,有断裂的危险。整个底托并不封闭,有开口处存在,故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其转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视机旋转底托,螺钉并非直接作用于导向柱,这样可以改善现行底托旋转部分的潜在危险性;改善旋转部分由于不封闭造成的性能不稳定性;减少固定螺钉的使用,用注塑部件替代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视机旋转底托,其特征是:包括底盘、呈半圆状的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支撑旋转套和导向柱,所述支撑旋转套与导向柱底部固接,所述两个半圆形的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通过置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侧壁上的螺钉连接成整体圆环,所述支撑旋转套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的整体圆环滑动连接,所述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的整体圆环与底盘固接。
所述支撑旋转套侧壁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上对应限位开口位置设有旋转角度限位凸起。
所述导向柱上套装装饰盖。
有益效果:由于螺钉旋入位置的改善,避免了颈部旋转件断裂质量问题的出现;由于基本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底托性能稳定,旋转功能不良;由于整个底托中大部分采用塑料制成,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旋转套,1-1、限位开口,2、底盘,3、前支撑环,3’、后支撑环,3-1、限位凸起,4、装饰盖,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电视机旋转底托,包括底盘2、呈半圆状的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3、3’、支撑旋转套1和导向柱5,所述支撑旋转套与导向柱底部固接,所述两个半圆形的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通过置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侧壁上的螺钉(图中未示)连接成整体圆环,所述支撑旋转套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的整体圆环滑动连接,所述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的整体圆环与底盘固接。所述支撑旋转套侧壁上设有限位开口1-1,所述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上对应限位开口位置设有旋转角度限位凸起3-1。所述导向柱上套装装饰盖4。
工作原理:
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通过螺钉与底盘固定,底托导向柱通过具有润滑功能的材料如聚甲醛的支撑旋转套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合成整体圆环的内腔与支撑旋转套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故实现平滑稳定的旋转功能。
旋转角度的控制是由支撑旋转套的开口处与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内腔凸起部分配合实现。
旋转的力矩控制,是由连接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合成整体圆环的螺钉控制,通过对旋入螺钉的力矩调整,可以改变前支撑环及后支撑环合成整体圆环的内腔内腔对支撑旋转套的挤压程度,继而改变摩擦力,最终达到控制旋转力矩的目的。
所述底盘采用玻璃或塑料等材质、底盘底部设有胶垫。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07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