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电芯漏液气体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400353.2 | 申请日: | 2011-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烛;贺狄龙;张良新;李俊;王庆通;许二超;张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G01M3/3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用电 芯漏液 气体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定电动汽车电源箱体内电池是否漏液的检测及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设计时,汽车的安全性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用油汽车设计时,在油箱内设置有油箱漏液的检测装置及在表盘上有相应的报警装置,当汽车油箱出现泄漏时,报警装置会自动提醒用户汽车油箱出现泄漏,需要及时处理。而目前,电动汽车内的电池箱内没有针对电池漏液的检测装置。当电池漏液时,轻则电动汽车运行的里程数减少,重则易引发安全事故。另外,当电池出现内短路或外短路时,电池会出现鼓胀,随后通过安全阀喷液。如果在此时及时检测到漏液产生的气体,从而对漏液气体进行处理,会大大降低电动汽车的事故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电动汽车内的电池是否漏液提供一种能够实时、方便的检测并及时给电动汽车用户警告,提醒其进行处理,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电动汽车用电芯漏液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有多个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分别与多通道自动进样器的各个通道连接,所述电池箱体的数目与多通道自动进样器的通道数目相对应,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的出样口与红外分析仪的进气口之间连有一个压缩腔,所述压缩腔内包括有活塞、压力传感器,所述压缩腔的进气口与活塞连接,所述活塞的一侧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所述活塞的另一侧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红外分析仪的进出气口分别安装有一个电子阀,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压力传感器、空气压缩机、红外分析仪的出气口分别与PLC单片机连接,所述PLC单片机外接报警系统。所述压缩腔为单向进气,所述压缩腔的活塞能将压缩腔体内的气体压缩至特定压力,所述特定压力的大小由PLC单片机控制。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的进样顺序由PLC单片机控制。PLC单片机控制压缩腔,依次将气体抽入红外分析仪内分析,红外分析仪发射电解液挥发气体的固定红外波长,红外检测仪将测试信号输入PLC单片机内。通过PLC单片机进行信号比对,当发现有电解液特征吸收峰时,PLC单片机启动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电解液属于易燃物,达到特定温度时,容易燃烧引发安全事故,加上本装置后,电芯出现漏液时,可以及时的报警,避免用户在未能察觉电池漏液时继续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电动汽车用电芯漏液气体检测装置,包括有多个电池箱体1,所述电池箱体1分别与多通道自动进样器2的通道连接,所述电池箱体1的数目与多通道自动进样器2的通道数目相对应,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2的出样口与红外分析仪4的进气口之间连有一个压缩腔3,所述的压缩腔3和空气压缩机7相连,压缩腔3内包括有活塞8、压力传感器9,所述压缩腔3的进气口与活塞8连接,所述活塞8的一侧与空气压缩机7连接,所述活塞8的另一侧与压力传感器9连接,所述的空气压缩机7有压缩气体和放空气体的功能,并和PLC单片机5连接,所述红外分析仪4的进出气口分别安装有一个电子阀,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2、压力传感器9、红外分析仪4的出气口分别与PLC单片机5连接,所述PLC单片机5外接报警系统6。所述压缩腔3为单向进气,压缩腔3体内进气口与活塞8连接,活塞8的一侧与空气压缩机7连接,所述的空气压缩机7能将空气压入活塞8的左侧,推动活塞8将右侧的气体压缩,所述的空气压缩机7与PLC单片机5连接,并受其控制,空气压缩机7将气体压缩和放空,所述压缩腔3的活塞能将压缩腔3体内的气体压缩至特定压力,所述特定压力的大小由压力传感器9测定,压力传感器9将压力信号传输至PLC单片机5,由 PLC单片机5控制空气压缩机7。所述多通道自动进样器2的进样顺序由PLC单片机5控制。PLC单片机5控制压缩机7,依次将气体抽入红外分析仪4内分析,红外分析仪4发射电解液挥发气体的固定红外波长,红外检测仪将测试信号输入PLC单片机5内。通过PLC单片机5进行信号比对,当发现有电解液特征吸收峰时,PLC单片机5启动报警装置6,报警装置6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0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