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00242.1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戴佐峰;刘晓庆;李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东方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尹箐 |
| 地址: | 454191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规格 应力 玻璃钢 增强 石墨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
背景技术
不透性石墨材料属脆性材料,强度较低,耐温较高;而玻璃钢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耐温较低的特点,将二者结合在一起目前市场上此项目基本为空白;玻璃丝布的线胀系数与不透性石墨均为10-6数量级,而用于粘结固化的树脂的线胀系数较玻璃丝布和不透性石墨大得多,石墨制化工设备耐腐蚀壳体、封头等场合所需的大规格的石墨筒体,因强度要求造成壁厚较大,成本较高。因此选用一种线胀系数小的树脂和玻璃丝毡布与不透性石墨构成复合管道材料,满足市场需求,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包括石墨接管和玻璃钢复合增强层,玻璃钢复合增强层包裹在石墨接管的外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克服了石墨制化工设备耐腐蚀壳体、封头等场合所需的大规格的石墨筒体,因强度要求造成壁厚较大,成本较高的缺点,选用一种线胀系数小的树脂和玻璃丝毡布与不透性石墨粉构成复合管道材料,将石墨材料强度较低、耐温较高的特点与玻璃钢复合材料强度高、耐温较低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满足了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此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1表示石墨接管,2表示玻璃钢复合增强层(FRP增强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包括:包括石墨接管和玻璃钢复合增强层,玻璃钢复合增强层包裹在石墨接管的外壁,玻璃钢复合增强层是由树脂、固化剂、石墨填料制成的粘结材料和玻璃丝毡布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在石墨接管外面粘结一层粘结材料,再缠绕玻璃丝毡布,反复粘结、缠绕数次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室温固化,加压加温固化处理制成所述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石墨接管采用石墨化材料,材质体积密度不小于1.65×103kg/m3,内壁需有均匀的树脂膜;经车床粗加工后,按操作规程进行三遍浸渍、热处理,然后按管件设计压力的0.5倍进行水压试验,水温不低于5℃,保压时间不小于30分钟,若石墨接管无渗漏,无可见的异常变形,无异常响声,则表明此石墨接管合格,相反,若石墨接管有渗漏或者异常反应,则该石墨接管不能使用;对合格的石墨接管的外表面继续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使得接管满足粘接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并除去油污,加工合格后半小时内尽快进行粘接步骤;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玻璃丝毡布,采用1∶1无碱脱蜡玻璃布,并进行120~130℃下4小时以上干燥处理,自然降至室温后方可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树脂是采用低线胀系数的环氧耐温配方所得,能在150℃长期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用的石墨粉填料为经盐酸酸洗过的120目以上的高纯石墨粉;
制作过程具体为:将加工合格的石墨接管外壁涂上均匀的制作好的粘结材料,机械或手工缠绕玻璃丝毡布,涂胶、缠绕过程交替反复直至达到设计 要求的厚度为止,置于室温48小时自然固化,得到外观光滑平整的复合管件后,再进一步加温固化降低增强层的线胀系数,按工艺曲线升温至180~220℃,保温4h以上,再自然降温至室温,管件两端面经机械加工平整,进行1.5倍设计压力水压试验,保压30分钟不渗漏,并保证粘结不脱层,则该玻璃钢增强复合石墨管件达到与石墨接管同一数量级,共同承担石墨管件内介质压力;
得到的大规格低应力玻璃钢增强石墨复合管件正常应用范围为设计温度不大于150℃,设计压力不大于0.6MPa,如设计温度介于150℃~200℃或者设计压力介于0.6~1.0MPa,需进行特殊设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玻璃钢增强复合管件亦可采用其它类型粘结材料对石墨接管进行增强处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东方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焦作东方海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400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稀土绿道信息发光条
- 下一篇:钢筋自动弯箍机的矫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