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酸性镀铜电镀液中主成分用的测试药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9645.9 | 申请日: | 2011-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蒋维建;孙玉凤;赵平;宋颖韬;沈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1/16 | 分类号: | G01N31/16 |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李枢 |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酸性 镀铜 电镀 液中主 成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测试分析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测试酸性镀铜电镀液中主成分用的测试药盒。
背景技术
化学分析测试技术在电镀厂主要用于电镀液中各种成分含量的测定。传统的测试技术需要的费用比较大,要建立一个实验室,需要购买各种设备,包括玻璃器皿及分析仪器,还有分析测试所需要的药品及专门经过培训的分析化验人员。现在我们国家的电镀厂主要以个人的小作坊为主,多数是农民工,工人不固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水平较低,不懂得化学分析知识。而且这些小厂资金短缺,无法建立一个规范的实验室。而电镀液主盐的成分在生产中要随时掌握,以便随时加入,以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故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电镀液主成分的测试技术,以满足这一领域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便、携带便捷的酸性镀铜电镀液中主成分快速在线分析方法。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试酸性镀铜电镀液中主成分用的测试药盒,测试药盒内装有:一个锥形瓶、两个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器,二个带盖的小塑料瓶和6个不同规格的带扣盖的塑料离心管;
上述的二个带盖的小塑料瓶内分别装有浓度为0.1mol/L 的EDTA溶液和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上述的6个不同规格的带扣盖的塑料离心管,第一离心管装有浓度为0.1mol/L的EDTA溶液100 mL,第二离心管装有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纳溶液100mL,第三离心管装有氟化钠1g,第四离心管装有三乙醇胺溶液1mL和氨水2mL,第五离心管装有PAN指示剂1 mL,第六离心管装有甲基橙指示剂1 mL;
上述的测试药盒为硬质纸盒、塑料盒或泡沫材质盒,体积为20cm×12cm×8cm。
上述的锥形瓶体积为150mL。
上述的两个一次性使用的塑料注射器体积分别为1mL和10mL。
上述的二个带盖的小塑料瓶体积为100mL。
上述的6个不同规格的带扣盖的塑料离心管,体积分别为3mL、5mL或10mL。
酸性镀铜电镀液中硫酸铜含量的测定:
(1)、加试剂操作:
取药盒内已备的体积为1mL的注射器,准确吸取1mL待测酸性镀铜电镀液,注入本药盒内已备的锥形瓶中,再注入约80mL生产用水,再取氟化钠1g、三乙醇胺溶液1mL、氨水2mL和PAN指示剂1 mL加入锥形瓶中,摇匀,待用;
(2)、滴定操作
取药盒内已备的10mL注射器,准确吸取已备的浓度为0.1mol/L的EDTA溶液至刻度,左手执注射器,右手执锥形瓶晃动,慢速仔细滴加,直至溶液由蓝紫色突然变成蓝绿色为终点,停止滴加;
(3)、读数查表
停止滴加后,观察注射器内滴加试剂剩余毫升数,用开始的10mL减去剩余毫升数为耗液体积数,与已知的电镀液中硫酸铜含量速查表对照分析,即得酸性镀铜电镀液中硫酸铜含量;
酸性镀铜电镀液中硫酸含量的测定:
(1)、加试剂操作:
取药盒内已备的体积为10mL的注射器,准确吸取10mL待测酸性镀铜电镀液,注入本药盒内已备的锥形瓶中,再注入约80mL生产用水,再取已备的三乙醇胺溶液1mL和氨水2mL加入锥形瓶中,摇匀,待用;
(2)、滴定操作
取药盒内已备的10mL注射器,准确吸取已备的浓度为2mol/L的氢氧化纳溶液至刻度,左手执注射器,右手执锥形瓶晃动,慢速仔细滴加,直至溶液由紫红色变成淡绿色为终点,停止滴加;
(3)、读数查表
停止滴加后,观察注射器内滴加试剂剩余毫升数,用开始的10mL减去剩余毫升数为耗液体积数,与已知的电镀液中硫酸含量的速查表对照分析,即得酸性镀铜电镀液中硫酸铜含量;
以上三乙醇胺溶液为三乙醇胺溶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三乙醇胺水溶液。
以上氨水为氨气与水的体积比为1:2的氨气水溶液。
以上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耗液体积数对应的速查表:
电镀液中硫酸铜含量速查表
电镀液中硫酸含量的速查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安全环保,能够方便快捷地测出三种主成分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9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金属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植物纤维床垫边角圆弧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