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预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948.7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发明(设计)人: | 牛红伟;郜时旺;许世森;刘练波;蔡铭;王金意;缑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4 | 分类号: | 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预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中国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经济,这种典型的碳基能源经济,使我国经济和能源结构的“高碳”特征十分突出,CO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
我国8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燃煤,而超过50%的煤炭消费用于火力发电,严峻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煤电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电厂具有CO2排放量大、集中和持续等特点,在电厂捕集CO2被认为是进行碳减排最重要的技术路径,具有现实的战略意义。
以碱性醇胺类吸收溶剂为主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工艺在化工行业已经成熟,类似的技术也已在燃煤电厂展开示范,然而,这类被称作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法工艺对进入捕集吸收系统的烟气条件要求较为严格,例如,烟气温度过高,由于反应过程放热将抑制反应的进行,温度过低又导致反应速度降低,而且烟气中的含尘量、SOX及NOX含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吸收循环系统产生影响,造成单位溶剂消耗量大,致使运行成本升高,从而要求烟气具有较高的净化程度。
电厂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工艺无需对发电机组本体进行改造,适应性广泛,因此,开发适用于燃煤电厂烟气特点的预处理系统,是推广此类捕集工艺的关键技术,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但是,单一的烟气预处理系统,又有诸多缺点,主要包括:在夏季高气温环境下冷却性能不佳;由于酸性物质的富集对系统的防腐性能要求高,工程投资大;需设置配套的废水处理装置,系统复杂,处理费用高并造成工艺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预处理装置,适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能够冷却净化脱碳烟气,从而优化目前使用的燃烧后捕集二氧化碳的化学吸收法工艺,具有综合性能更优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预处理装置,包括烟气冷却洗涤塔3,烟气冷却洗涤塔3的顶部与烟气分离器4相连通,烟气分离器4的顶部设置有引风机5,烟气分离器4的底部经过第三调节阀门21与缓冲池8相连通,烟气冷却洗涤塔3底部通过冷却回水泵6与凉水塔7的上部相连通,凉水塔7与缓冲池8相连通,缓冲池8的一侧通过烟气冷却上水泵9与烟气冷却洗涤塔3的上部相连通,缓冲池8的另一侧通过冲洗水泵12与脱硫塔14相连通。
所述的缓冲池8与烟气冷却上水泵9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分析仪表17。
所述的缓冲池8与冲洗水泵1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13。
所述的缓冲池8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11,并与电厂管网连接。
所述的缓冲池8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16。
所述的冲洗水泵12至少设置一台。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洗涤液打入烟气冷却洗涤塔3用作脱硫系统补水或除雾器冲洗水,然后补充新鲜的工艺水不断置换烟气预处理系统内的洗涤液,可以有效减少内酸性物质的富集,降低系统的防腐性能要求,从而降低工程投资,而且系统无需定期排污也就降低了运行费用;由于夏季不断补入的工艺水温度相对较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夏季高温恶劣环境下凉水塔冷却性能不佳的缺点;得到降温净化处理的烟气进入脱碳吸收塔,有利于维持后序吸收再生系统水平衡,提高CO2吸收溶剂的效能,降低单位吸收溶剂的消耗。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一种烟气预处理装置,包括烟气冷却洗涤塔3,烟气冷却洗涤塔3的顶部与烟气分离器4相连通,烟气分离器4的顶部设置有引风机5,烟气分离器4的底部经过第三调节阀门21与缓冲池8相连通,烟气冷却洗涤塔3底部通过冷却回水泵6与凉水塔7的上部相连通,凉水塔7与缓冲池8相连通,缓冲池8的一侧通过烟气冷却上水泵9与烟气冷却洗涤塔3的上部相连通,缓冲池8的另一侧通过冲洗水泵12与脱硫塔14相连通。
所述的缓冲池8与烟气冷却上水泵9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分析仪表17。
所述的缓冲池8与冲洗水泵12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压力调节阀门13。
所述的缓冲池8上端一侧设置有第一调节阀门11,并与电厂管网连接。
所述的缓冲池8上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阀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9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清器用止回阀片
- 下一篇:发动机变挡定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