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和使用该负极的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7872.8 | 申请日: | 2011-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赖佩清;赵文娟;陈瑶;吴江峰;高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锂离子电池 负极 使用 | ||
1.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由可以进行锂离子嵌入/脱出反应的碳活性物质材料层、钛酸锂(Li4Ti5O12)活性物质材料层和金属箔集流体构成;其中碳活性物质材料层涂布于金属箔集流体表面,钛酸锂活性物质材料层涂布于碳活性物质材料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材料包括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钛酸锂活性物质材料层的面密度是碳活性物质材料层的面密度的1%~50%,优选地,钛酸锂活性物质材料层的面密度是碳活性物质材料层的面密度的10%~30%。
4.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了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87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