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双绝缘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7462.3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0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威;韦小宝;谭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艾史比特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34 | 分类号: | H02K3/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绝缘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特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双绝缘类电机转子,如电动工具、高端家用电器、吸尘器等等。双绝缘电机是指一种具有基本绝缘及附加绝缘的电动机。
背景技术
基本上,在具有绕线转子的电动机中,双绝缘的需要意味着:电枢(转子)绕组的导线(其本身是绝缘的)必需由第一或基本绝缘层与转子铁芯绝缘,这将通过使用槽衬来达到,该槽衬在组装、运输及使用期间保护导线上的绝缘免于被刮伤或损坏。第二或附加绝缘用于使转子铁芯与轴绝缘,使得暴露在外的电机轴与绕组形成双绝缘。
现有电机双绝缘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电机轴1,玻璃套管2(或绝缘套管),转子芯片3和转子端部绝缘4;这种结构的所存在缺点是:效率慢、成本高而且芯片很容易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效率高、成本低且不易变形的电机双绝缘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电机双绝缘结构,包括电机轴和固定环套在该轴上的转子芯片,所述电机轴绝缘材料和转子芯片端部绝缘材料为一体式结构,电机轴与绝缘材料结合的表面设有滚花或网纹槽,转子芯片与绝缘材料结合的内孔壁设有齿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材料采用BMC材质。
采用本方案的双绝缘结构有益效果是:电机的操作工序简单,效率高;电机端部绝缘与绝缘套管合二为一,成本低;尤其是有效的控制了芯片变形的缺陷,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机双绝缘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双绝缘结构;
图3为图2中A-A剖面的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电机双绝缘结构,包括电机轴1和固定环套在该轴1上的转子芯片3,所述电机轴1绝缘材料2和转子芯片3端部绝缘材料2为一体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绝缘材料采用BMC材质。一般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立式和卧式注塑机器专用设备。立式和卧式都可以做到一模多腔,而现有双绝缘一般都是一个一个的制作,这就很好的体现了本实用新型双绝缘结构效率高、成本低这个特点。
为做到结构的稳定,如图3所示,电机轴1与绝缘材料2结合的表面设有滚花或网纹槽,转子芯片3与绝缘材料2结合的内孔壁设有齿形槽。
优选实施例说明:
如电动工具中的MU81转子包轴。使用电机轴1(日本牌号SCM440),BMC绝缘材料2(INDUSTRIAL DIELECTRICS INC 44-2)和转子芯片3(H18)通过专用设备(选立式)预热--注塑(注塑时间30S,压力10MPA)--保压(保压时间20~25S)--这三道工序压制成新型双绝缘结构包轴转子。本实用新型双绝缘结构轴芯1与芯片3的推力和扭力要求:每25mm的芯片叠厚推力180Kg MIN,扭力10.7NM MIN不松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艾史比特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艾史比特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4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