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7095.7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21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周沛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沛凝 |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B66B13/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启 钢丝绳 松紧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在建筑行业广泛得以应用,其特点在于它的垂直运输作业,移动距离短,效率高。其中吊笼作为升降机的组成部分,具有体积大,盛装物料多的优点,而吊笼设有上下两扇开启门,设计考虑物料进出方便,一般是全开的形式,即门的宽度要大于或相等于吊笼内腔宽度,且是上下开启,才能便于人与物料的进出。这里涉及到门的开启结构问题,一般设计在门的两侧对称地将钢丝绳一端固定于上行门的吊耳,再穿过吊笼上方的滑轮,其另一端固定在下行门的吊耳。当停层时,将锁住上行门、下行门的锁勾打开,用手推动上行门往上走,下行门则往下移动,以达到全开启的效果。这种结构比较实用,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钢丝绳处于长期负重状态以及机件的磨损等,造成钢丝绳变长、松弛,关门时锁勾不能将上行门与下行门锁紧,这就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故有必要从结构上加以改进克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它能使吊笼开启门在安装或长期使用过程中能方便地调节钢丝绳的松紧程度,使上行门和下行门在关闭时锁勾得到可靠的定位,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包括在吊笼出口设有上行门和下行门,上行门下端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吊耳,每侧的钢丝绳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吊耳上,其另一端绕过位于上行门上端部同侧的滑轮,所述上行门与下行门闭合处设有锁钩,所述下行门上端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可调吊耳,同侧的钢丝绳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可调吊耳上。
所述转动可调吊耳由固定件、活动件、紧固螺栓和定位钉组成,固定件固定在下行门上端部左、右侧部,活动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固定件上,所述活动件上绕紧固螺栓中心设有一组等半径的小孔,在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一个与该组小孔中任一个小孔匹配的小孔,所述活动件与固定件通过定位钉定位,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将下行门的吊耳由固定形式改为可转动调节形式,安装时能通过摆动下行门吊耳的位置调整钢丝绳松紧来保证锁钩的定位准确可靠,同时,当吊笼在工地上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钢丝绳伸长、松弛,锁钩无法将上行门与下行门锁紧,此时,可通过该调节装置能及时调节钢丝绳的松紧,以保证锁钩定位准确可靠,提高了吊笼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I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5所示,一种吊笼开启门钢丝绳松紧调节装置由装在吊笼出口处的上行门1、下行门2、固定吊耳4、转动可调吊耳5、钢丝绳7、滑轮10组成。上行门1下端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吊耳4,下行门2上端部左、右两侧均设有转动可调吊耳5,钢丝绳7一端固定在固定吊耳4上,其另一端绕过位于上行门1上端部同侧的滑轮10后固定在同侧的转动可调吊耳5上。上行门1与下行门2的闭合处装有锁钩3。转动可调吊耳5由固定件5—1和活动件5—2组成,直角形的固定件5—1一侧与下行门2上端部固定,其另一侧通过紧固螺栓8与活动件5—1固定,在活动件5—1上饶紧固螺栓8的中心设有一组等半径的小孔,在固定件5—1上设有一个与上述一组小孔中的任一小孔匹配的小孔,本例中,该组小孔共7个,固定件5—1上的一个小孔与所述7个小孔中的第4个小孔相匹配,固定件5—1与活动件5—2通过定位钉9定位,通过紧固螺栓8固定。每条钢丝绳7与固定吊耳4和转动可调吊耳5连接后用绳索6将钢丝绳头紧固。
安装时,上行门1与下行门2接合,松开紧固螺栓8,转动活动件5—2,使钢丝绳7两边平衡、松紧一致,且使锁钩3能准确定位并将下行门2紧锁,此时,将定位钉9插入相对应的固定件5—1与活动件5—2的两个小孔中,然后将紧固螺栓8拧紧,完成安装过程。
工作时,当吊笼平层时,站在吊笼内的操作者将位于门内的锁钩3打开,并将上行门1往上移动,在钢丝绳7及下行门2重量作用下,下行门2往下移动,实现上、下行门1、2的上、下最大打开。当使用时间较长后,钢丝绳7会伸长,锁钩3无法钩锁往下行门2,吊笼无法正常运行。此时,就可以通过转动可调吊耳5改变其活动件5—2与固定件5—1的相对位置,使钢丝绳7两边重新获得平衡且松紧一致,锁钩3就会可靠地钩锁住下行门2,确保上行门1与下行门2能安全地开启和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沛凝,未经周沛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70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吊钩
- 下一篇:自动复位智能主令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