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6665.0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盘新;庄益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能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张德宝 |
| 地址: | 31430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频 调速 整流 变压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它包括底座和四个夹件,其中两个夹件用于夹紧铁芯上轭,另两个夹件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安装在底座上,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之间、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之间均安装有拉杆以提供夹紧力,总之,四个夹件作为支撑横梁。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绕组就安装在铁芯上轭和铁芯下轭之间,绕组旁设有铁芯旁柱和铁芯中柱。所述夹件均为槽钢,槽钢包括底部及两侧壁,呈U形,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的底部与铁芯上轭相抵,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底部与铁芯下轭相抵,所述相抵处均设有绝缘层,上述结构具体如图1或2所示,为表示清楚,在图2中未画出拉杆和绕组。由于铁芯下轭处的夹件的上侧壁阻碍了冷却气流向绕组的流入,铁芯上轭处的夹件的下侧壁阻碍了热气流的流出,所以所述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不利于对绕组进行冷却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对绕组进行冷却散热的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它包括底座和四个夹件,所述夹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部分和竖直板部分,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的水平板部分均位于竖直板部分上方,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水平板部分均位于竖直板部分下方;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的竖直板部分之间、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竖直板部分之间均安装有拉杆用于提供夹紧力,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的竖直板部分与铁芯上轭相抵,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竖直板部分与铁芯下轭相抵,所述相抵处均设有绝缘层;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水平板部分与底座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所述夹件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部分和竖直板部分,用于夹紧铁芯上轭的两个夹件的水平板部分均位于竖直板部分上方,用于夹紧铁芯下轭的两个夹件的水平板部分均位于竖直板部分下方,也就是说所述夹件呈L形,这样,就去掉了现有技术中所指出的阻碍冷却气流流入的上侧壁和热气流流出的下侧壁,使冷却气流流入和热气流流出顺畅,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有利于对绕组进行冷却散热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的右侧视图。
图中所示, 1、底座, 2、夹件, 2.1、水平板部分,2.2、竖直板部分,3、铁芯上轭, 4、铁芯下轭, 5、拉杆, 6、绝缘层, 7、绕组, 8、铁芯旁柱, 9、铁芯中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干式变频调速用整流变压器的支撑结构,它包括底座1和四个夹件2,所述夹件2包括相互垂直的水平板部分2.1和竖直板部分2.2,用于夹紧铁芯上轭3的两个夹件2的水平板部分2.1均位于竖直板部分2.2上方,用于夹紧铁芯下轭4的两个夹件2的水平板部分2.1均位于竖直板部分2.2下方;用于夹紧铁芯上轭3的两个夹件2的竖直板部分2.2之间、用于夹紧铁芯下轭4的两个夹件2的竖直板部分2.2之间均安装有拉杆5用于提供夹紧力,用于夹紧铁芯上轭3的两个夹件2的竖直板部分2.2与铁芯上轭3相抵,用于夹紧铁芯下轭4的两个夹件2的竖直板部分2.2与铁芯下轭4相抵,所述相抵处均设有绝缘层6;用于夹紧铁芯下轭4的两个夹件2的水平板部分2.1与底座1连接。具体结构如图3或4所示。为表示清楚,在图4中未画出拉杆5和绕组7。
所述绕组7就安装在铁芯上轭3和铁芯下轭4之间,绕组7旁设有铁芯旁柱8和铁芯中柱9,同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能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能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6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