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6527.2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7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宁;梁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吉兴达热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5/10 | 分类号: | B65G45/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王芸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微循环 降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煤仓间内,煤料自卸煤筒落下,由给煤机推动,经缓冲室输送至运输皮带,煤料自高位落下时,会扬起大量粉尘,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包括缓冲室、虹吸式回流管和导料箱,所述虹吸式回流管一端设置在导料箱上,另一端设置在缓冲室上,导料箱两侧设有若干个逐级降尘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逐级降尘帘包括多个橡胶材料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逐级降尘帘有4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虹吸式回流管有2个,分别设置在缓冲室两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逐级降尘帘、虹吸式回流管、导料箱组合结构,使得燃料进入煤仓形成的空气粉尘,在缓冲室和导料箱与虹吸式回流管间形成闭环通道,实现高效除尘。本实用新型由于不使用动力,除尘效率高,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结构图。
图中标记:1-卸煤筒,2-缓冲室、3-虹吸式回流管、4-导料箱、5-逐级降尘帘、6-运输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包括卸煤筒1,缓冲室2、虹吸式回流管3、导料箱4、逐级降尘帘5、运输皮带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虹吸式给煤机微循环降尘装置,包括缓冲室2、虹吸式回流管3和导料箱4,所述虹吸式回流管3一端设置在导料箱4上,另一端设置在缓冲室2上,导料箱4两侧设有若干个逐级降尘帘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逐级降尘帘5包括多个橡胶材料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逐级降尘帘5有4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虹吸式回流管3有2个,分别设置在缓冲室两侧。
作业时,物料沿卸煤筒1投入缓冲室2,有利于降低物料垂直下落形成的冲击粉尘,利用物料下落势能,在缓冲室2形成虹吸负压气流,牵引含尘气流向导料箱4方向流动,经逐级降尘帘5使带有粉尘的气流大部在导料箱4内降尘,实现传输物料的高效除尘。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 效果是:除尘效率高,高效节能。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吉兴达热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吉兴达热能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65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一次性LED光源的扩阴器
- 下一篇:一种输液监护系统与护士站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