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体腔注射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4780.4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3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莛;曾东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4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体腔 注射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工具,特别是一种眼科手术定位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玻璃体腔注射手术没有专用的手术工具,手术时医生一只手拿镊子固定病患的球结膜,防止在注射过程中眼球转动,医生的另一只手拿注射器,凭借经验判断施针的角度,将药物注射入玻璃体内。其不足在于:
在手术时,病患因紧张、畏惧等情绪多出现眼球不自主转动,而医生用镊子固定眼球的效果有限,故此时容易伤及晶体,造成损白内障;
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的医生,无法准确判断出玻璃体腔中心的位置,导致施针角度出现偏差,对病患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玻璃体腔注射定位器,它可以固定住眼球,防止眼球转动并准确找出施针角度,使手术更加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与眼球相对应的弧形主体,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与角膜大小相对应的定位孔,在主体上还设置有针座,在针座上设置有针孔;
进一步,所述针座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主体的左、右两端;
进一步,针孔的中心延长线穿过主体所在圆的圆心。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通过角膜定位孔限制住眼球,有效防止眼球转动,便于医生进行手术,避免因眼球转动而导致的医源性损伤;
通过针座确定出施针角度,使手术准确安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中:1. 主体;2. 角膜定位孔;3. 针座;4. 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玻璃体腔注射定位器,它包括有与眼球相对应的弧形主体1,在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与角膜大小相对应的角膜定位孔2,在主体1上还设置有针座3,在针座3上设置有针孔4。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罩于病患眼球上,主体1的弧形面与眼球的弧形面相吻合,角膜位于角膜定位孔2内,角膜的大小与角膜定位孔2相同,从而角膜被固定在角膜定位孔2内,使眼球相对静止,医生手持注射器,使其针头穿过针孔4并注射至玻璃体内,由于多部份人体眼球形状相似,本实用新型具有通用性,使医生进行玻璃体注射时操作方便,安全性显著提高。
所述针座3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左、右两端。可以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注射点。
针孔4的中心延长线穿过主体1所在圆的圆心。玻璃体位于眼球外弧面所在圆的圆心位置处,针孔4直接指向该圆心,准确定位玻璃体位置,提高手术准确度。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4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