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清管检测设备用速度控制系统执行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4664.2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6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崇珍;赵晓光;白港生;张永江;常连庚;赵云利;马宁;洪险峰;李红旗;郑宏丽;张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金杰;任清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检测 备用 速度 控制系统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清管检测设备用速度控制系统执行机构。涉及非电变量系统的控制、影响气体流动的装置、流量的测量、线速度的测量和管道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将加大清洁能源消费比例,使天然气总需求量增长迅猛。根据2007年能源蓝皮书《2007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蓝皮书预计未来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将呈爆炸式增长,平均增速将达11%-13%,蓝皮书指出,从国家天然气发展总体规划看,在现有的60多个已通天然气城市的基础上,2010年将发展到270个城市,21世纪中期,全国65%的城市都将通上天然气。预计到201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到2020年天然气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立方米左右。综上所述,在可预见的十年里,国内主要天然气管道都将面临着以较大排量甚至满负荷进行输送的情况。
总所周知,管道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清管检测作业。清管的目的是清扫长输天然气管道内杂物、积液、积污,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减少摩阻损失,减少管道内壁腐蚀,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然而,根据SY/T 5922-2003《天然气管道运行规范》8.7.4.1项规定,“清管器运行速度一般宜控制在3.5m/s~5m/s。”而国内主要的天然气管道输送介质流速已经超过5m/s,瞬间速度可能达到十几米每秒。清管检测设备运行速度较大将给管道运营商带来很大的作业风险。
为了减小作业风险,就需要降低清管检测设备的运行速度,但前提是不能影响管道业主的正常天然气输量,一种速度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
《油气储运》2010年第29卷第9期的“天然气管道速度可控清管器的设计”公开了一种天然气管道速度可控清管器的设计。它是根据速度控制的要求,通过泄流改变清管器的前后压差,由压差变化带来清管器速度进行变化,从而控制清管器的速度。但它涉及的对像是清管器,且其公开的结构也与本申请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在不影响正常输送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流经清管检测设备的介质流量从而达到调节清管检测设备在管道内运行速度的管道清管检测设备用速度控制系统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速度控制系统执行机构可以提前预设想要控制的设备速度区间范围,如3m/s--5m/s之间,如果设备速度大于设定区间的上限值5m/s,泄流阀门就打开一级,如果设备速度小于设定区间的下限值3m/s,泄流阀门就关闭一级,直到设备速度回到设定的区间范围内。速度控制系统的泄流阀属于多级控制,活动扇叶可以有5种不同的位置状态,根据不同的速度调节到合适的一种状态。
本速度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结构有两种,结构一如图1所示。其主要部件有泄流圆筒1、后支架2、电池组3、控制模块4、电机5、密封仓体6、联轴器7、减速箱8、固定扇叶9、传动轴10、活动扇叶11、压盖12。在泄流圆筒1后部(以气流进入的方向为前)固连的后支架2中心的密封仓体6内,从后向前依次安装有电池组3、控制模块4、电机5,电机5的轴穿过密封仓体6的孔与联轴器7连接,联轴器7经减速箱8与传动轴10连接,传动轴10伸出泄流圆筒1前端的固定扇叶9后与活动扇叶11连接,传动轴10头再连接压盖12。
所述后支架2在密封仓体6与泄流圆筒1之间有多个气流孔;为了保证不会截流气体,在圆周上开了许多的孔,其孔的总等效面积要大于前端需要的泄流总面积;
固定扇叶9的主视图如图5,活动扇叶11的扇叶瓣的个数和固定扇叶9的空隙瓣个数相一致,且形状面积也一致,保证重回时正好完全覆盖;扇叶瓣的个数为3-6个,根据需要的泄流面积进行选择、调整;
活动扇叶11的主视图如图4,活动扇叶11的扇叶瓣的个数和固定扇叶9的空隙瓣个数相一致,且形状面积也一致,保证重回时正好完全覆盖;扇叶瓣的个数为3-6个,根据需要的泄流面积进行选择、调整;顺气流方向看,每一个扇叶的上表面都做成类似鱼脊背的形状,这是便于减小气流的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46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智能双向自适应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下一篇:三轴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