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出风装置内置的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4138.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1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雷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内置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室内降温、不会对人造成危险的出风装置内置的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在市面上已经广泛使用,传统的风扇包括一个风叶或者风轮和电机构成的出风装置。通过风叶或风轮的旋转使得空气向使用者方向流动,产生风。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体表产生的热量能被风带走,从而使人感觉到凉快。由于风扇的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且相对空调它的用电功率也大大降低,所以风扇仍然有着广泛的市场。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风扇,出风装置大都是外置的,由于在使用时风叶或者风轮的叶片高速旋转,与人接触的话就会很危险,为了保证使用时的安全,风叶和风轮外都会加一个保护罩,这样人就不容易和风叶或者风轮接触到。
保护罩上设置有网格状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且网格不能很密,否则风叶或风轮出风不顺,风扇起不到作用,而且容易被灰尘堵塞,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小孩子的手指往往能够伸入这些网格的空隙中,造成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地出风装置内置的风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出风装置内置的风扇,包括出风装置,还包括喷嘴和基座,所述基座内部中空,所述 出风装置设置在所述基座内部,所述基座内部与外界大气相通,所述喷嘴包括与所述基座内部相通的风道和排气口。出风装置工作,外界大气的气流被吸入基座内部后排出,排出的气流通过风道进入喷嘴内,通过喷嘴上设置的排气口排出。出风装置设置在基座内,通过风道传递空气流,使用时人们无法接触到出风装置内高速旋转的叶片,保证了人们的安全。
所述出风装置由风轮和电机组成。
所述出风装置设置在电机壳内,所述电机壳包括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底盖内设置有与所述风轮外表面相配合的支撑面和进风口。电机壳对出风装置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同时也起到保证出风装置出来的空气流能够平稳垂直的进入风道中。
所述喷嘴为环形。
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减震垫。减震垫能够缓冲电机壳工作时受到的冲击,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所述基座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基座内部通过进气口与外界相通。
所述底盖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基座内部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卡合部。通过限位柱和卡合部配合,将电机壳固定在基座上。
底盖周向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的外侧抵在基座内部的侧壁上。实际工作时,进气口处即基座下部的气压要小于出气口处即基座上部的气压,密封圈能够隔开基座上部和基座下部,使用时能防止出气口处的高压气流回流到进气口处,造成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出风装置在基座内,通过风道传递空气流,使用时人们无法接触到出风装置内高速旋转的叶片,保证了人们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喷嘴,11.排气口,12.风道,2.基座,21.进气口,22.卡合部,23.减震垫,3.出风装置,31.电机,311.电机座,312.气孔,32.风轮,4.电机壳,41.顶盖,411.出风口,42.底盖,421.密封圈,422.限位柱,423支撑面,424.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和图2,出风装置内置的风扇,包括环形的喷嘴1和基座2,基座2内部中空,基座2内部设置有电机31和风轮32组成的出风装置3,电机31固定在电机座311上,电机座311周围设置有气孔312。基座2内部与外界大气通过进气口21相通,进气口21为矩形。喷嘴1包括与基座2内部相通的风道12和排气口11。基座2底部设置有减震垫23。
出风装置3设置在电机壳4内,电机壳4包括顶盖41和底盖42,顶盖41上设置有出风口411,底盖42内设置有与风轮32外表面相配合的支撑面423和进风口424。底盖42周向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421,密封圈421的外侧抵在基座2内部的侧壁上。
底盖42周向设置有3根限位柱422,基座2内部侧壁上设置有与限位柱422相配合的卡合部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雷,未经王宁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4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