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片材压光辊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4011.4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8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潮;刘红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46 | 分类号: | B29C43/46;B29C4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衡律师事务所 11342 | 代理人: | 田媛;靳静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水材料的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效加工防水片材的压光辊。
背景技术
PET片材是一种透明工业包装片材,目前PET片材的生产主要是通过将固体颗粒状的PET原料融化成胶状,然后经过挤出机的成型模具挤出到光洁辊筒表面的压光辊装置,进而将PET片材加工成型。这种PET挤出片材的特点有:具有良好的防潮性和防水性;透明度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
在这种挤出片材在成型过程中,压光过程非常重要,特别是压光辊表面的温度相一致很重要,如果温度不一致,片材定型时间不一样,导致片材的光洁度不好,厚薄不同,也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传统的压光机辊筒的冷却系统是在辊筒内设置普通的直流夹套式或空腔结构,水或油在空腔内作直线运动,水流过的距离即为辊面长度,采用这种结构的辊筒从一端到另一端的温差很大,专利号为99228991.2公告了一种塑料压光机辊筒,在辊筒内设有带螺纹套的夹套,水或油在夹套的螺旋槽中作曲线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辊筒表面各点上的温度差,但是由于水不能循环运动,辊筒的表面在靠近进水端的温度仍要低于靠近出水端的温度,故片材两端的冷却速度不一致;此外,由于电机的安装孔小,安装电机的轴头比较细,轴头上再开设回水孔以后,使安装电机的轴头形成空心结构强度较低,因此很容易使轴头断裂。PET片材的应用范围广,社会的需求量很大,若要提高产量、降低能耗,必须改善压光辊冷却不均和电机轴头空心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均匀、辊筒表面温度差小的片材压光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片材压光辊,它包括
内胆,所述内胆的外圆周表面上开设有螺旋槽,所述的螺旋槽自所述内胆的前端螺旋向后延伸,并在到达所述内胆的后端后折返继续沿螺旋方向向前延伸;
辊面,套设在所述的内胆的外侧,所述辊面的内表面与所述内胆的外表面之间被所述的螺旋槽分隔形成多股冷却水流道;
第一轴头,所述的第一轴头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内胆的前端,所述的第一轴头内开设有可供进水内管插入的轴头孔,所述的第一轴头的内壁面与所述内管的外壁面之间形成回水孔;
封盖,所述的封盖焊接在所述的第一轴头的后端面上,并使所述轴头孔与所述内胆的内
腔相隔绝;
第二轴头,所述的第二轴头与所述的内胆的后端部相连接;
所述的第一轴头和内胆的前端开设有沿径向贯穿所述的第一轴头和内胆的进水孔以及出水孔,所述的进水孔与所述的轴头孔以及所述的螺旋槽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的出水孔与所述的回水孔以及所述的螺旋槽的另一端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内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端盖上。
优选地,所述的内胆上开设有多对所述螺旋槽,所述的第一轴头和内胆的前端分别开设有多个所述进水孔以及出水孔与所述螺旋槽相对应。
优选地,多个所述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轴头和内胆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胆采用无缝钢管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的辊面的构成材料为优质合金钢,所述的辊面的壁厚为14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单边进出水原理,有效地减少压片机辊筒表面的温度差,使辊面温度均匀,从而达到高产量、低能耗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制品表面的温度很快冷却下来,因此制品表面的透明好;本实用新型内部为双层结构,内胆采用整体式,使辊面强度增强;由于,进出水均位于压光辊的一侧,因此使得压光辊另一侧的电机安装轴头得以具有实心结构,能够提高扭矩,使工作过程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短轴头、内胆、封盖、第二轴头的装配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胆表面的展开图;
其中:11、第一轴头;12、第二轴头;2、内胆;3、封盖;4、辊面;5、内管;6、回水孔;13、轴头孔;21、进水孔;22、出水孔;23、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说明书中所述的“前”方与附图1所示的左侧相对应,说明书中所述的“后”方与附图1中所示的右侧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杰威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40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