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子插入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93299.3 | 申请日: | 2011-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5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祥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插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机械加工领域,特指一种不仅速度快、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化的端子插入机构。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领域中端子插入机构应用广泛,传统的端子插入方式:操作人员在特定的工位通过采用钳子,螺丝刀等其它工具将端子固定好后插入产品的基座上。此种方式有很多不足:速度慢、准确度低、稳定性不好,而且操作不安全,很容易伤到操作人员的手。
随时机械加工领域的进步,开始出现一种端子插入机,类适于台钻的一种机械加工机器,将产品的基座放置在端子插入机的机台上,将端子放于机台上端的抓手或其它类型的能够固定端子的装置中,然后通过将把手往下压,实现将端子插入到产品的基座中。虽然准确度、稳定性、和操作安全性都比第一种端子插入方式提高了,但是得到的效果不够理想,往往会将端子的位置插得不对,而且插入的力度时大时小,容易使端子插得不到位、不稳固或者将端子给损坏了。这种端子插入机为人工操作生产,生产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速度快、准确度高、稳定性好,而且生产效率高的全自动化的端子插 入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端子插入机构,包括:一底座、推插装置,其中,所述的底座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拨片装置,于其中间部分对称安装有两个推插装置,于其后端安装有定位槽;所述的拨片装置侧边安装有限位块和一定位装置;一拨插安装于定位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拨片装置包括:一拨片,与拨片固定安装的座体,安装于座体下的气缸与轨道。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推插装置包括:一基座,安装于基座前端的气缸,安装于基座后端的插头。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一主体,安装于主体前端的气缸,安装于主体末端的定位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拨插包括一主体,沿主体上端向上延伸成型的安装部,沿主体下端部分有规律向下延伸成型的多数个卡凸。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限位块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其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形成的两个凸起部开设有与端子相匹配的开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拨片包括:一主体,沿主体向右以收缩方式延伸形成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下端部分向下延伸成型的凸条,于凸条下端成型有一尖薄片。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片顶端开设有凹槽, 于凹槽的侧边开设有开口,该开口与端子相匹配。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头由一主体和沿主体后端部分延伸的凸块构成。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多数个卡凸之间形成多数个凹槽,其中,该凹槽开口处设置有相对呈“八”字形的引导面。
本实用新型端子插入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本实用新型采用拔插进行移位,形成一条生产链,而且采用的推插装置可对两个产品同时进行加工,其加工速度极快,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了。
2、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拔插进行移位,而且端子经过拨片装置、限位装置和定位装置处理,而且产品的基座固定在定位槽中的模座中,使端子插入的准确度、稳定性大大地提高了。
3、全自动化、生产安全,本实用新型端子插入机构采用程序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安全、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片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拨片装置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 气缸11 推插装置2 基座21
气缸22 插头23 主体231 凸块232
拨插3 主体31 安装部32 卡凸33
凹槽331 拨片装置4 拨片41 主体411
延伸部412 凸条413 尖薄片414 座体42
气缸43 轨道44 定位槽5 限位块6
凹槽61 凸起部62 开口63 定位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祥,未经张福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3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