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2930.8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9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燕;安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9/02 | 分类号: | B62D5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速 驱动 存放 小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工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
背景技术
等速驱动轴是汽车动力传动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强度与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工作可靠性。目前汽车上所用的等速驱动轴,大多采用传统的中间半轴以及安装于半轴两端的球笼式中心固定型等速万向节(AC)和销轴式可轴向移动的等速万向节(TJ)的驱动轴结构。
在汽车生产过程中,等速驱动轴作为外购零部件,一般在中转库先行拆包、存放,等到工作使用时再转运到汽车装配现场,将其安装至汽车发动机上。在中转库,拆包好的等速驱动轴通常是一个接一个紧挨着存放在平板小车的货架上的,该种存放方式的主要缺陷在于:
①单辆小车的存放空间有限,致使等速驱动轴的存放量较少,生产过程中往往不够用,且取用不便;
②通常存放时将等速驱动轴叠放在一起,因此经常需要整理摆放,避免在取用过程中不慎摩擦或损伤等速驱动轴,不利于等速驱动轴的存放保管,降低了保管和取用的工作效率,费时费力;
③由于存放等速驱动轴的平板小车货架上未设有相应的定位装置或隔离装置,等速驱动轴通常就叠放成一堆,致使转运过程中,等速驱动轴容易随平板小车的运动而互相错动摩擦,结果导致等速驱动轴两端的等速万向节驱动轴外表面划伤而造成零部件报废,通常情况下报废率非常高,增加了汽车生产中的设备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可将用于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等速驱动轴定位存放于小车上,运送安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等速驱动轴取用不便,工作效率低下、运送不安全致使产品易报废、设备成本增加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包括带车轮的底座,底座包括由四条边梁围成的矩形边框,其中两条相对的边梁中间设有垂直于边梁的立柱;两根立柱之间上下排列若干支撑梁,支撑梁上水平排列至少两条固定筋,固定筋上设有若干与等速驱动轴配合的弧形的限位架。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立柱和与立柱垂直相交的边梁之间连接有加强筋,加强筋对称设于立柱的两侧,加强筋起到稳固支撑小车车身的作用。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两条与立柱垂直相交的边梁侧面均设有左右对称的连接轴,连接轴的中部铰接有牵引架;由于单辆小车载重量有限,等速驱动轴的存放量不一定能满足汽车生产中的作业需求量,通过添加牵引架,可汇集多辆小车一起转运,提高工作效率。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限位架为1~12个。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支撑梁为1~8条。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筋为2~6条。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筋固定在支撑梁的上表面,且固定筋与支撑梁垂直交错,确保了小车车身的整体平衡性。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固定筋被支撑梁分割成二等分,且相邻两条固定筋的间距相等。
在更优选的技术方案中,相邻两条固定筋的间距与等速驱动轴的轴长相匹配,采用该技术方案设计,致使两条固定筋上的两个限位架就可以存放一个等速驱动轴,能够在有限的空间中有序地存放更多数量的等速驱动轴,提高了固定筋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装置小巧结构紧凑,主要部件采用钢结构组合焊接而成,设备成本低廉;通过增设限位架、牵引架等装置,使得等速驱动轴的存放量增大且取用方便,确保了小车能够安全转运,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产品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等速驱动轴存放小车,包括带车轮的底座,底座包括由四条边梁1围成的矩形边框,根据实际情况,四条边梁1可以全部等长围成正方形边框,也可以两条边梁1较长、另外两条边梁1较短围成长方形边框;
其中两条相对的边梁1中间对称设有垂直于边梁1上表面的两根立柱2,即立柱2在边梁1上的垂足将边梁1的长度分割成二等分。
如图2所示,两根立柱2之间连接固定有五条支撑梁3,支撑梁3上下平行排列且支撑梁3均与底座平行,支撑梁3两两之间的间距等长,其中平行排列在最下端的那条支撑梁3的高度要高于底座;根据实际情况,支撑梁3除为图2中的五条外,还可以为1~8条中的其它任意一种情况,以便控制等速驱动轴的存放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2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