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线随钻滑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767.3 | 申请日: | 2011-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0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卓景军;王自民;魏学敬;李其彬;谢哲松;翟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2 | 分类号: | E21B47/12;E21B49/00;G08C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线 滑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线随钻滑环,属于石油工程测井仪器配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有线随钻作业中,需使用传输井下仪器信号的装置,一般常用集流环。专利号为CN92218527.1的专利公开了测井仪器配套装置中常用集流环的结构及组成。包括集流环轴、连轴器、导电环(动环和静环)、弹子盘、弹簧、轴承、绝缘片、绝缘套,防尘罩、导线等。集流环轴以连轴器与绞车轴相连,井下电缆线沿集流环轴的布线槽与动环相连,静环由导线沿布线槽与地面记录仪器相连,动环和静环之间夹装弹子盘,内有若干个起触点作用的弹子。弹簧沿轴向弹性压合触点与电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时间久了,容易发生短路、断路现象,且一旦发生故障难以找出故障点,严重影响井下信号的传输,耽误施工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集流环易出故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故障率低且完全能够满足有线随钻作业中井下信号传输的作用有线随钻滑环。
本实用新型是由绝缘胶木、金属环、炭刷、螺栓构成;绝缘胶木为管状体,一端设有外螺纹,其外管壁上开有螺孔;金属环为带凹槽的铜环,通过螺纹与绝缘胶木的外螺纹连接,并由螺栓固定在绝缘胶木;炭刷与金属环的凹槽动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单组有线随钻滑环与炭刷动态接触传递信号,特别适用于单芯电缆测井作业中传输井下仪器电信号,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方便且故障率低,能够连续不断地将井下仪器信号传递给地面仪器,满足有线随钻作业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绝缘胶木1、金属环2、炭刷3、螺栓4构成;绝缘胶木1为管状体,一端设有外螺纹,其外管壁上开有螺孔5;金属环2为带凹槽的铜环,通过螺纹与绝缘胶木1的外螺纹连接,并由螺栓4固定在绝缘胶木1;炭刷3与金属环2的凹槽动态接触。
在有线随钻作业前,将绝缘胶木1套在绞车滚筒轴上,通过其外管壁上的螺孔5将其固定在绞车滚筒上;井下电缆缆芯一端与井下仪器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4与金属环2相连;炭刷3通过导线与地面记录仪器相连。
在有线随钻作业过程中,本实用新型随着绞车滚筒转动,井下电缆缆芯将井下仪器接收的信号传递给金属环2,并通过与其动态接触的炭刷3和导线传递给地面记录仪器,从而实现井下仪器信息的连续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掘进机水冷式截割臂
- 下一篇:塔架式抽油机动力下置式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