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导音式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91289.6 | 申请日: | 201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彭彦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彦儒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刘淑敏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 导音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尤其涉及一种开放导音式耳机。
背景技术
坊间的使用者常会使用耳机来聆听一播放装置所还原的声音,如聆听一MP3随身听所播放的音乐等,且为了取得较佳的音质,该现有的耳机通常会直接设置于该使用者的耳部,并塞住整个耳道,而能够利用该耳道作为共鸣空间,以提升该声音的中、低音饱和度。
然而,上述方式由于必须完全密封该耳道,所以在使用时不仅会让使用者感到闭塞感,且该声音容易产生过度共鸣而影响音质清晰度,特别是在长期佩戴后,使用者的耳道更会因为无法有效释放音压,而导致听力疲劳与听力退化,此外完全密封该耳道的方式更会让使用者无法听见外界环境的声音,而在使用安全上存有非常大的疑虑。
有鉴于此,如图1所示,坊间有业者乃开发出一种如日本专利号特开平3-117999专利案所示的电声转换器(Electro acoustic transducer),该电声转换器200可供设置于一使用者的耳部300,并位于该耳部300的耳廓301外侧,且该电声转换器200具有一壳体201,该壳体201的一侧设有一开口202,并于该开口202处固设有一扬声器203,该扬声器203的振膜204朝向该开口202外,同时该壳体201的另侧更设有一导音管205,该导音管205的直径小于该耳部300的耳道302,而可插设于该耳道302内,藉此,不仅可将该扬声器203所发出的声音导引至该耳道302内,且不会密封该耳道302,从而能够有效改善上述现有耳机的缺点。
但是因为该电声转换器200在使用时,该导音管205插设于该耳道302,所以该扬声器203所发出的之声音将会直接朝该耳道302内发送,而使得该耳道302内的音压会较高,长久下来仍容易导致使用者产生听力疲劳,甚至发生听力受损的情况,此外因为该扬声器203的振膜204朝向该开口202外,并未被该壳体201所包覆,所以该扬声器203所发出的声音将会被周遭的其它人员所听见,而对该等人员产生困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导音式耳机,使其能够大幅降低音压对使用者耳道产生的损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开放导音式耳机,其包含有一结合单元,且该结合单元可供结合固定于一使用者的头部;以及一耳机本体,其结合于该结合单元,并位于该使用者的耳廓外侧,另,该耳机本体内设有一容室以及一与该容室相通的共鸣腔,且该共鸣腔内形成有一相对该容室设置的底壁以及一连接于该底壁周侧的周壁,又,该耳机本体的外侧对应该共鸣腔处进一步设有一导音管,且该导音管的一端连通于该共鸣腔的底壁,而该导音管的另端则朝该耳廓方向延伸设置,并与该使用者的耳道间保有一间距;还有一扬声器,其设置于该容室内,且该扬声器具有一振膜,该振膜朝向该共鸣腔的方向设置,同时该振膜与该共鸣腔的底壁间保有一间距。
其中,该扬声器的振膜与该共鸣腔的底壁间的间距大于0.7 mm。
该共鸣腔的底壁朝该耳廓的方向凹设渐缩而形成一圆弧面。
该容室与该共鸣腔皆形成一圆柱状,且该共鸣腔的直径略小于容室。
该导音管以斜向的方式朝该耳廓方向延伸设置。
该导音管连接于该耳机本体的一端界定为一入口端,而另端则界定为一出口端,且该入口端的内径大于该出口端。
该导音管的内径介于5mm~10 mm之间。
该结合单元为一耳挂,且该耳挂具有一弯曲的挂臂。
该结合单元为一耳夹,且该耳夹具有一对夹臂,该对夹臂上相对设有一磁石。
该导音管连接于该耳机本体的一端界定为一入口端,而另端则界定为一出口端,且该出口端的外周缘环设有一环凸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开放导音式耳机,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彦儒,未经彭彦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91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料榫头自动加工机的推紧弹性架
- 下一篇:压电式超薄头戴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