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8015.1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斌;潘月;贺晙华;邵林;张楠;李保民;马向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2 | 分类号: | B60R21/0132;B60R2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追尾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用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前车和本车之间车距进行实时监控。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事故更为频繁,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当前车和本车之间车距小于当前车速的刹车距离时,就会存在追尾事故的潜在危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车速较快的行车场合,若出现上述情况,会对驾驶员和车辆本身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目前,市场上尚无一款简便易行的汽车防追尾系统,在这个领域依然处于空白状态。以往的汽车防追尾系统仅仅含有光报警装置,这不利于司机在开车时对车辆的运行情况,尤其是与前车车距是否在安全刹车范围之内进行正确的判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提供了一个装置简单,可靠稳定,成本较低的汽车防追尾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由车速检测单元、车距检测单元、信号发送、接收及比对单元和提示单元四部分组成。车速检测单元固定在汽车轮毂外侧,通过检测车轮的转速计算获得当前车速。车距检测单元固定在汽车前防撞梁上,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上述两个单元分别含有信号无线发送装置,信号接收装置和比对装置放置在驾驶室内部。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发射、接收模块传至比对装置进行内部处理,将结果输出给放置在驾驶室内部的提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在汽车轮毂外侧的车速检测单元、固定在汽车前防撞梁上车距检测单元获得当前车辆行驶时的相关信息,将上述两单元的输出端与信号发射装置2262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2262集成电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2272集成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2272集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比对装置中的单片机的数据输入端,利用其内部储存的数据处理的程序进行信号处理,单片机输出端与提示单元的输入相连。若当前车速所对应的安全刹车距离小于当前与前车车距时,提示单元利用LED及音频IC芯片将安全车距信息变成驾驶室内的声光信号,从而达到提示驾驶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制作成本低,电路简单,工作可靠,自成一体,方便与汽车接口的特点,便于推广,市场前景广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就是把不可见的抽象的安全车距信息变成电信号并通过信号的发射、接收装置将其变成驾驶室内的声光信号,达到提示驾驶员的目的,可以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车辆正常良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图中,1.测距传感器,2.车速传感器,3.2262集成电路,4.2272集成电路,5.单片机,6.LED提示灯,7.语音IC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追尾系统,由车速检测单元、车距检测单元、信号发送、接收及比对单元和提示单元四部分组成。
车速检测单元主要包括车速传感器1以及相应外围电路,其固定在汽车轮毂外侧。车距检测单元主要包括测距传感器2及相应外围电路,其固定在汽车前防撞梁上。信号发送、接收及比对单元主要包括2262集成电路3、2272集成电路4、单片机5,其中发射装置2262集成电路3分别放置在车速检测单元、车距检测单元的输出端,接收装置2272集成电路4、单片机5放置在驾驶室内。提示单元放置在汽车驾驶室内显著位置,通过声光报警,提醒驾驶员注意。
如图1,2所示,具体实施时,通过车速检测单元的车速传感器1、车距检测单元的测距传感器2获得当前车辆行驶时的相关信息,即把速度信号、距离信号变成电信号U1、U2,利用2262集成电路3将其发射出去,由2272集成电路4接收,送至单片机并利用其内部储存的数据处理的程序进行数据处理。若当前车速所对应的安全刹车距离小于当前与前车车距时,由单片机的输出端控制提示单元工作,LED提示灯6,语音IC芯片7将安全车距信息变成驾驶室内的声光信号,提示驾驶员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80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