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式双层磁化玻璃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7269.1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周晔;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晔;周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C02F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吕振萱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双层 磁化 玻璃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化杯,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与高分子材料的复合式双层磁化玻璃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磁化杯,一般是不锈钢磁化杯、陶瓷磁化杯和整体玻璃磁化杯,其各有优缺点:
不锈钢磁化杯,在使用上安全,不易碰坏,但不锈钢材料里含有微量的重金属,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
陶瓷磁化杯,成本相对较低,但在使用中易碰碎,在生产中,不能做相对复杂的形状。磁化效果也不是太好。
整体玻璃磁化杯,生产简单,成本也低,但易碰碎,所以所用的磁性材料性能不能太好,磁性材料体积也不会太大,这样,磁化效果很差,好多这样的磁化杯,只是流于行式,在实际使用中,基本没有磁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玻璃与高分子材料及磁性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式双层磁化玻璃杯,该复合式双层磁化玻璃杯使用安全,保温效果好,磁化效果好,在使用中不易碰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结构:包括杯体和杯盖,在所述的杯体底部设有装磁性材料的杯底磁腔,在所述的杯盖内设有装磁性材料的杯盖磁腔;所述的杯体包括用玻璃制成的内胆和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胆。
所述的杯底磁腔包括形状和位置对应的内胆底部磁腔和外胆底部磁腔。
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外胆的内侧设有装磁性材料的杯体周边磁腔。
所述的杯体周边磁腔由若干条环型磁腔组成。
所述的杯体周边磁腔由若干条竖型磁腔组成。
所述的杯体周边磁腔为混合型磁腔。
所述的内胆的上端为杯口,杯口的外壁上设有丝牙,与杯盖之间螺纹连接,杯口以下部分为杯身,杯身密封在外胆内,在杯口和杯身连接处设有环形或螺旋形的杯口连接凹槽,在杯口连接凹槽处设有防滑凹槽;所述的外胆的内壁上设有杯口连接凸起和防滑凸起,杯口连接凸起与杯口连接凹槽的形状、位置对应,防滑凸起与防滑凹槽的形状、位置对应;在所述的内胆的外表面底部设有杯底连接凹槽,外胆的内表面底部设有与杯底连接凹槽的形状、位置对应的杯底连接凸起;外胆外表面的底部设有杯底凹陷。
所述的外胆的内壁上间隔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所述的外胆的外壁上设有凸起状或凹陷状的防滑花纹。
所述的外胆的外壁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结构简单又合理,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设计采用玻璃制成的内胆与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胆及磁性材料组合而成,内胆与外胆通过凹槽与凸起之间紧密粘合在一起,外胆和内胆复合后,除了杯口位置,内胆的其他部位,都以高分子材料全封闭,磁性材料镶在内胆和外胆中间,不仅克服了玻璃杯子易碎的缺点,给用户在使用杯子喝水时带来了安全。本实用新型综合了普通磁化杯优点,克服了普通磁化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可以设置间隔的加强筋,在加强筋之间形成空腔,不仅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而且进一步使碰撞时不易碰碎、不易摔碎。在外胆上的相应部位也可以设置防滑花纹,加大使用者拿取杯子时的摩擦力,这样也更好的保护了杯子安全,也能使杯子更加美观、时尚。另外,在外胆上还可以设置把手,进一步便于使用者拿取杯子或者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另外,本实用新型生产组装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杯盖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外胆内侧不设杯体周边磁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胆内侧设有环型磁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外胆内侧设有竖型磁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外胆内侧设有混合型磁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外胆上带有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杯体和杯盖1,在杯体底部设有装磁性材料的杯底磁腔,在所述的杯盖1内设有装磁性材料的杯盖磁腔23,也就是说在杯子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磁性材料;其中,杯底磁腔包括形状和位置对应的内胆底部磁腔11和外胆底部磁腔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晔;周波,未经周晔;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7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