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抗器芯柱块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386936.4 | 申请日: | 201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3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南方华力通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6 | 分类号: | H01F27/26;H01F27/2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抗 器芯柱块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抗器芯柱块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于风电/太阳能并网电抗器,此类电抗器要求产品体积小,噪音低,温升低,传统的套装线包方式无法满足要求,需采用铁芯绕法绕制线包,即:整柱硅钢片上下侧加铁芯夹板及L角撑后绕制线包工艺。目前的干式电抗器产品为防止磁饱和,每柱硅钢片均采用分段式硅钢片加气隙板固定,传统的整柱硅钢片固定方式分为以下两步:
第一步:固定分段式硅钢片,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方法a、硅钢片上包胶带固定;方法b、硅钢片上涂刷凡立水。这种固定方法的缺点是:1.硅钢片在人工或机器卷绕包扎过程中易出现胶带松脱,断裂以及硅钢片整体一致性差;2.硅钢片表面涂刷凡立水需经过装模,烘烤,拆模工序,耗时长,且硅钢片表面有漆瘤,外观差。
第二步:固定整柱硅钢片,先将分段式硅钢片与气隙板固定在铁芯模具内,硅钢片与气隙板之间涂环氧胶;然后再烘胶后拆除模具(或绕完线包后拆除模具)。这种固定方式的缺点是:1.模具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耗时长; 2.模具共用性差,不同规格的硅钢片需重新订制模具,以满足要求;3.涂环氧胶后,产品在搬运或绕制过程中易造成胶溢出,弄脏污线包。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整柱硅钢片固定方式存在着硅钢片整体一致性差、耗用工时长、安装拆卸不方便等技术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整柱硅钢片叠装整齐、安装拆卸方便、耗用工时短的电抗器芯柱块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实用新型包括叠装硅钢片模具以及位于两侧的支架,在该叠装硅钢片模具上还安设有气缸,在两侧的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承轴,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转动连接于该支承轴上;在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硅钢片的上夹条和下夹条,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用于顶住上夹条和下夹条的其中之一以压紧中间叠装的硅钢片。
进一步,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插销,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的侧壁上开有相对应的定位孔,所述插销插入该定位孔内以固定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的位置。
更加具体来说,所述下夹条位于叠装硅钢片模具的底部保持位置不动,所述气缸安设于叠装硅钢片模具的顶部,其输出轴压紧位于上方的上夹条。
更加具体来说,在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筋条,该筋条用于支撑平放于其上的下夹条。
更加具体来说,在相邻每组叠装的硅钢片之间设置有气隙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实用新型包括叠装硅钢片模具以及位于两侧的支架,在该叠装硅钢片模具上还安设有气缸,在两侧的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支承轴,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转动连接于该支承轴上;在所述叠装硅钢片模具内设置有用于夹持硅钢片的上夹条和下夹条,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用于顶住上夹条和下夹条的其中之一以压紧中间叠装的硅钢片,上述的上夹条和下夹条与叠装硅钢片模具是分离的,因此安装拆卸非常方便;利用该上夹条和下夹条将整柱硅钢片夹紧固定,在一侧的硅钢片切断面上涂刷金属粘结剂及催化剂后瞬间固定后,再翻转该叠装硅钢片模具,在另一侧的硅钢片切断面上涂刷金属粘结剂及催化剂,待固定后将整个芯柱块移出模具。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相比传统的固定方式来说,节省的材料有:固定硅钢片上面的胶带或凡立水;模具有:不同规格的固定铁芯模具;工序有:固定分段式硅钢片工序,安装及拆卸固定铁芯模具工序,烘胶工序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叠装硅钢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固定后的芯柱块加装铁芯夹板及L角撑后的示意图;
图4是芯柱块加装铁芯夹板及L角撑后的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南方华力通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南方华力通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9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