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两轮车的防护型踏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6898.2 | 申请日: | 201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83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余;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J25/00 | 分类号: | B62J2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 地址: | 52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 两轮车 防护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踏板,特别是一种用于机动两轮车后乘员的防护型踏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摩托车后乘员的踏脚一般是由车身两侧向外伸出的管件,管件上套有橡胶套,橡胶套起到增大踏脚面积和减振的作用,但是橡胶套的外径不足40mm,与脚的接触面积很小,只能对后乘员的脚起个支撑作用,后乘员脚的舒适感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市面上推出了一种摩托车的大货架,大货架的左、右侧下端连接有后乘员使用的大踏板,大踏板包括具有较大面积的脚踏支架和踏板,脚踏支架的前、后端设有与车架和后货架相连接的长支架,其较大面积的踏板可以改善后乘员的搁脚舒适性。但这种脚踏支架后端与后货架相连接,前端与车架连接,整体采用表面镀铬的金属管件构成,不但所需材料多,而且镀铬工艺成本高、会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同时,这种与后踏板相连接的大货架,体积大,从摩托车的下部斜跨到后上部,影响摩托车的外观造型和设计的多样性。
此外,后乘员的裤脚容易被后轮卷起的泥水弄脏,并且后乘员的脚如果不适当的移动,可能会接触到旋转的车轮而被伤害,特别是当搭乘者为小孩时,其脚因悬吊更具有被后轮伤害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舒适性高的机动两轮车防护型踏板,此踏板不需要镀铬,有利于环保并且不影响摩托车外观设计的多样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机动两轮车的防护型踏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保护板,所述保护板与底板为一体成型的树脂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安装在踏脚骨架上,踏板骨架包括两长边和两短边围绕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踏板骨架的框架中设置有横跨两长边的加强板,加强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底板放置在踏板骨架的框架上,底板上设有与安装孔相对应的沉孔,用螺栓穿过底板上的沉孔与加强板上的安装孔,将底板紧固连接在踏板骨架上,本设计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时只需把踏板的底板放置在踏板骨架的框架上,采用螺栓直接紧固,装配用时短,安装快速、方便,极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同时,所述螺栓上穿装有工字形减震套,使底板与踏板骨架之间为柔性连接,有效减震,提高后乘员的舒适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边缘设有朝向踏脚骨架的下翻边,所述下翻边将踏板骨架的周缘覆盖,由于下翻边将踏板骨架的周缘覆盖,踏板骨架就不是外露件,不需要镀铬,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板上部设置有固定孔,保护板通过固定孔与设置在车架上的凸耳连接固定,使踏板的连接更加稳固,降低两轮机动车开动时踏板的振动;同时,所述保护板将所述凸耳遮蔽,减少镀铬,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为了更好的遮蔽凸耳,所述保护板的边缘设有朝向车架侧的后翻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板上还设置有数道加强槽,加强保护板的牢固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防滑纹呈“E“形排布,包括横向防滑条,各横向防滑条之间有间隔,横向防滑条的外端通过纵向防滑条连接在一起,防滑纹能增加脚与踏板底板之间的摩擦,防止滑脚,横向防滑条相间排列在底板上表面,利用防滑纹与底板上表面的高度差,进一步加强摩擦,而且外形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机动两轮车的踏板与脚的接触面积大,舒适性高,保护板的设置能防止后乘员,尤其是小孩的脚被后轮伤害,提高安全性,而且能在机动车开动时有效阻挡飞溅的泥水,避免后乘员的裤脚被飞溅的泥水弄脏;底板和保护板为一体成型的树脂结构,不需镀铬,节省成本,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有利于环保。当然,本实用新型也可用于机动两轮车或机动三轮车的前搁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左后踏板未安装踏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状态下的拆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68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悬臂梁更换边部挡板机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追尾撞击缓冲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