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5535.7 | 申请日: | 2011-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圣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淮北市农药厂 |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029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药 废水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农药生产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农药品种繁多,在农药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水质复杂,存在以下特点:1、污染物浓度较高,化学需氧量COD可达每升数万毫克;2、毒性大,废水中除含有农药和中间体外,还含有磷、酚、砷、汞等有毒物质以及许多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3、有异味,对环境污染严重,人在靠近时极易受到伤害;4、如直接排出废水,对环境污染非常严重。处理农药废水,就是要达到降低其中污染物浓度,提高回收利用率,排放达标,力求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现有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生物法和物理化学法两大类,生物法处理费用低,但处理效果不理想;物理化学法主要利用电解装置、深度氧化装置、超声波装置、光催化装置等,上述装置均存在投资成本较高,使用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投资和使用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口、蓄水箱、增压泵、砂滤罐、活性炭过滤罐、微滤器、出水口,在微滤器中设置有多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为活动连接,农药工程菌群固定在过滤膜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结构相对独立,投资成本低,使用简单,更换材料方便,运行成本低;通过砂滤、活性炭过滤去除了悬浮物和胶体性杂质,经过过滤膜以及农药工程菌群作用实现生物降解,使废水处理结果符合标准,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农药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口1、蓄水箱2、增压泵3、砂滤罐4、活性炭过滤罐5、微滤器6、出水口7,在微滤器6中设置有多组过滤膜8,从成本和实际处理效果考虑,设置4组过滤膜8,所述过滤膜8为活动连接,农药工程菌群9固定在过滤膜8上;农药废水由进水口1进入蓄水箱2内,开启增压泵3增压,使废水进入砂滤罐4,砂滤罐4过滤层内安装了石英砂,石英砂主要起到吸附截留农药废水中大颗粒悬浮物和胶体性杂质的作用,保证后续处理的稳定可靠;从砂滤罐4中出来的处理水进入活性炭过滤罐5,活性炭过滤罐5过滤层内装有活性炭,通过活性炭进一步吸收农药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性杂质,使废水进一步净化,也保护了微滤器中的过滤膜8以及农药工程菌群9能正常工作;活性炭过滤罐5中的处理水进入微滤器6,多组过滤膜8形成逐级过滤,而固定在过滤膜8上的农药工程菌群9是针对所处理农药废水而培养的专用农药废水微生物,通过农药工程菌群的生物降解,使农药废水得到真正的处理,出水口7中排放的水完全达到排放标准,所排出水可以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淮北市农药厂,未经安徽省淮北市农药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55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