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85213.2 | 申请日: | 2011-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67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治中;周惠;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信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16J1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新亚 |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预热器 弥补 柔性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发电机组中的锅炉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特别是该预热器的密封装置,属于利用旋转运动通道进行热交换的设备的部件。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大型旋转空预器结构中,其内部密封为片式密封,其结构为在旋转的转子周围设置了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副,密封件为可以调整的密封片,密封片紧固在能旋转的梁上。空气预热器分为空气侧和烟气侧,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压差,由于空预器在工况条件下会产生蘑菇状变形,密封片有一定的设计间隙,导致空气向烟气泄漏的问题,就是所说的漏风问题。正常漏风率设计值在9%左右。现有的密封片为钢性密封装置,虽然可以调整间隙,但只能在安装或停机时调整,不能在工作时调整,为了防止发生碰磨,卡死影响设备的起机,在安装时调整的间隙较大,而空气预热器的转筒在工作的时候还会随温度变化发生不规则的隆起,导致间隙进一步加大,使实际漏风率高达20 % ~ 30% ,明显增加能耗和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片式密封因其间隙较大而使泄漏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能代替密封片或与密封片共同安装在转筒的梁上的结构简单合理,密封性能好,泄漏量小,有利于节能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包括前夹板、防吹灰层、联接板、柔性密封层、弹性支撑板、定位支撑板、后夹板和固定螺栓,所述的柔性密封层的后端固接在联接板的前端上,柔性密封层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夹装有防吹灰层和弹性支撑板,所述柔性密封层包括金属丝层和密封板,其中,密封板插装在金属丝层中部。
为了便于安装和有利于转动,联接板的前端应向后方弯有适应角度。为了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好的柔性,所述金属丝层选用耐高温和摩擦系数较小的金属丝组成,密封板和弹性支撑板选用耐高温的金属弹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由于将径向,轴向和环向密封副中的刚性的片式密封件增设或改为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由柔性密封层和弹性支撑板组成的密封,其柔性和刚性适中,即使接触上转筒,也不影响空气预热器的正常运转,因柔性密封层的柔性和耐磨性较好,对弹性支撑板起着保护的作用,使得在弹性支撑板的作用下柔性密封层能够始终适度与扇形板接触,做到零间隙密封。具有能有效阻止介质外漏,又可以防止外界周围环境的介质进入密封腔室的内漏。泄漏量仅为普通式密封的设计泄漏量的1/5~1/20,可降低到0.5~2%。密封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和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精确,综合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和3是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下。
参见附图1~3,图中的1是密封板,2金属丝层,3是防吹灰层,4是弹性支撑板,5是定位支撑板,6是固定螺栓,7是联接板,8是柔性密封层,9是前夹板,10是后夹板;图2中的11是转筒的梁,12是安装孔;图3中的13是原有的密封片。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气预热器自弥补柔性密封装置包括包括前夹板9、防吹灰层3、联接板7、柔性密封层8、弹性支撑板4、定位支撑板5、后夹板10和固定螺栓6,如图1~3所示,所述的柔性密封层8的后端固接(包括焊接或挤铆联接)在联接板7的前端上,柔性密封层7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夹装有防吹灰层3和弹性支撑板4,其中,所述柔性密封层8包括金属丝层2和密封板1,所述密封板1插装在金属丝层2中部。
为了在高温环境中保持好的柔性,所述金属丝层2选用耐高温和摩擦系数较小的金属丝组成,密封板1和弹性支撑板4选用耐高温的金属弹簧片。
联接板7上设有安装孔12。安装时,该联接板7经其安装孔12安装在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转筒的梁11上,如图2~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和有利于转动,联接板的前端可适当弯向空预器旋转方向的相对一侧,可如图3所示,安装在原有的密封片13的后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信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信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3852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